2005年工業計算機成長率將為11%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ETP(ElectronicTrendPublication)預估,2005年的工業計算機(IPC)成長率將為11%,相比于2004年將衰退2%。這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經濟成長腳步緩慢。華北科技總裁周濟對此數據并不很在意。周濟認為IPC已經跳出傳統工業領域應用的刻板印象,成功走進商務自動化相關應用市場,且亞洲市場仍在加溫中,華北科技歐美地區的訂單也持續增長。從前三個季度的營業報表來看,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
轉變思路,開拓市場
由于工控環境首要的是穩定性,加上設備成本昂貴,一套制造設備的生命周期都在5年~10年左右,甚至有的到15年,市場有其固定的規模,擴展會有一定的難度。工業計算機廠商利用其產品高度客制化、穩定、強固、產品長供期(Longtimesupport)等特性,因此將腳步跨越到其它領域,如金融、建筑、交通、網絡及商業控制系統等,大幅提升了工業計算機的“能見度”,IPC的“I”已從過去的“Industry”延伸到最底層的“Infrastructure”,也就是所謂的“基礎產業計算機”,除了一般的個人計算機、服務器外,我們生活中的計算機應用都可看到工業計算機的蹤跡,這個是工控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華北科技就順應這個趨勢,不斷的在電力、交通、金融等領域召開研討會和全國巡展,效果非常明顯。
嵌入式系統的技術挑戰在于提供不同領域日益苛刻的應用需求,如寬溫、無風扇、尺寸日益縮小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需求。今年上半年華北科技接連發布的7865和7266p等多款行業板卡產品,采用的技術就是業界領先技術。下一步華北科技將繼續把自己的科研力量集中到嵌入式計算機的低耗電、無風扇、無硬盤、體積輕薄短小等性能上,而且要整合各種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Ethernet、WLAN、GPRS等),并使其具有可擴充性。同時華北科技也同Intel、威盛及軟件供貨商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拓市場。
主動應對市場變化
周濟也表示在中國從事工控機生產的廠家大大小小加起來有近百余家,國產工控機生產廠家這么多,再加上為數不少的外國貨,公司卻都能生存下來,這種現象與PC市場向少數廠家集中的趨勢大相徑庭,工控領域就存在著大小廠商同臺獻藝的局面。這是因為:第一,工控機應用范圍廣泛,而在這些應用中,很少能有工控廠商大包大攬,所以也就給眾多工控廠商提供了生存土壤;第二,就是各行各業都存在著地方保護主義現象,雖然工控產品在地方一個項目或工程中只占到一小部分,但足以養活地方一個工控設備廠;第三,就是國內工控企業強龍不多,且海外廠商又不重視國內市場。一個例證就是目前大多海外廠商還是僅靠國內代理商銷售產品,并沒有設置分公司和分支機構,且中國地域廣闊,渠道不暢通也在所難免,而且海外廠商最大的弱勢就可能是水土不服。
但隨著中國加入WTO后行業更加開放,海外廠商對國內的市場會進一步重視,加上各種法規的出臺和規范化,市場洗牌速度將會逐步加劇。對于華北科技來說,一方面將繼續保持國內市場的力度,主動調整市場策略,同時發揮自己在海外市場上的優勢,積極的把產品送出國門。另一方面公司繼續提升研發水平,著重制造符合國內使用習慣的工控軟硬件平臺,并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使ANOVO這個品牌滲入到全國乃至世界,爭取達到工控的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