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現分歧永樂高層稱已經拒絕國美要約收購
國美收購永樂突發戲劇性變化:談判突然終止。永樂高層昨天稱已經拒絕國美的要約收購,但因為曝出雙方就收購進行談判,永樂董事長陳曉有意出售永樂的意圖一覽無余。
因收購價格發生分歧
7月17日上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永樂(中國)電器銷售有限公司(0503,HK)在交易5分鐘后突然停牌。11時26分,永樂電器發布公告,說明停牌理由是即將宣布一項“股價敏感消息”——停牌前永樂電器報2.05元,下跌0.05元,跌幅2.38%,過去三個月跌46.8%。
昨日上午9時30分,國美電器(0493,HK)在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文件中稱,計劃向中國永樂電器銷售有限公司提出自愿整體收購建議,兩家公司可能合并。停牌前,國美電器周一收盤報6.35港元,該股在過去三個月跌20.12%。
更有消息人士稱,國美電器計劃以每股換取3股中國永樂股份的形式收購,完成收購后國美董事長黃光裕將任新公司董事長,永樂陳曉出任總裁。而陳曉前天晚上也信誓旦旦地告訴記者,18日上午雙方將發公告宣布相關事宜。
但昨天下午3時許,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雙方因收購價格問題發生分歧,談判告吹。隨后黃光裕手機轉至移動秘書臺,陳曉索性關掉手機。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美在上周五港交所停止交易后向永樂突然發出要約收購,沒有按照雙方的計劃行事,使得陳曉十分光火,所以在周一發出停牌公告后提高收購價格,最終導致談判破裂。雙方新聞發言人稱將在今天正式披露談判結果。
陳曉積極推動出售永樂
談判突然終止意味著更多變化,可能下次再談,也可能與蘇寧談判,但永樂董事長陳曉有意出售永樂的意圖一覽無余。此前,他曾表示,其戰略規劃是把永樂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要做中國的百思買(Bestbuy,美國最大家電連鎖公司)。
眾所周知,永樂近兩年來相繼收購了多個與之聯盟的中小家電零售商,被業界稱之為“溫水煮青蛙”模式。今年4月21日,永樂對外宣布將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收購“中永通泰”聯盟中最大也是最后一個合作伙伴——北京大中電器。但上周四陳曉稱,因收購交易涉及向后者發行股份,而商務部已暫停內地公司持有境外上市公司資產的審批,因此永樂與大中的合并將推遲一年,于2008年4月底完成。
事實上,在永樂積極收購其他中小家電零售商時,陳曉也在積極推動出售永樂。早在5月份,全球最大家電連鎖百思買借收購國內第四大家電連鎖商五星電器進入中國之后不久,業內就盛傳國美、蘇寧和永樂三大連鎖商在“親密接觸”,三者有可能相互參股10%-15%,以建立利益共同體,聯手控制市場。
但上周陳曉在接受專訪時稱,三家并沒有相互參股的想法,只是在近期的三方高層定期會談中已經達成共識,在南方部分城市可以嘗試互換門店,有選擇地退出經營不善的地區,保持各方利益最大化。
不料在上周日,黃光裕與陳曉最終達成有歷史意義的合并初步協議,國美電器戰略投資者美國華平基金以及永樂資本投資者摩根士丹利兩大投行均派出代表參與了談判。
而據蘇寧電器透露,永樂也曾與之私下就并購事宜接觸。
并購難逃“左手打右手”
作為國美和永樂的競爭對手,蘇寧電器(002024,SZ)總裁孫為民稱無論結果如何,國美與永樂關于并購的談判標志著資本競爭已經融入產業競爭,未來或許仍是三足鼎立,或者二虎相爭,或者一家獨大,但家電連鎖的趨勢是朝規模化和集中方向發展。永樂曾與蘇寧就并購接觸,蘇寧電器也不排斥與任何一家在資本或者業務上合作,但蘇寧電器對能否盤活資源和資產持謹慎態度。對于同業并購,孫為民稱戀愛期應該放長一些,充分暴露問題后才有解決之道和心理準備,但總的來說,各方從劍拔弩張到“談婚論嫁”本身就是產業的進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家電專家陸刃波昨天在上海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從一開始他就不看好家電連鎖的并購,因為各方并不是為了長遠的利益選擇并購,更多的是如何聯合打擊對手或者防范被對手聯合打擊,這種意義上的并購是投機行為。陸刃波認為,當前家電連鎖業并購最大的難題是無法解決管理層和企業文化融合,寧為雞頭不當鳳尾的心態猶為突出;同時由于競爭沒有差異化,并購雖然能增大規模,但重復度太高,逃脫不了左手打右手的困境。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