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出售箭在弦外資壟斷僅一步(3)
對于該省國資委的這種說法,有關人士指出,這種做法實際上和甩包袱差不多。該人士進一步指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企業實際上有很多,絕對不能簡單地以行業劃分,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更多地看到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并能從這個角度出發看待企業,并扶持企業。
"如果企業的包袱政府能幫著卸下來,企業的機制再有所轉變,難道企業就不能自己發展起來嗎?"據參加此次調研的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潘慶林說,當他在調研會上問到這個問題時,該省國資委有關領導的回答是"有可能,但也未必,機制不轉換仍有可能發展不起來",聽起來模棱兩可。
企業正處績效俱佳時
種種跡象表明,該省目前是鐵了心要把這兩個企業賣掉。那么企業的實際情況又是怎樣呢?
11月10日,記者來到位于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佳木斯市。10日上午,在得知記者的來意后,佳煤機企業管理處的王處長對記者說,該公司高層領導正在開會,他表示如果記者愿意的話,就等領導開完會再說。
言談中這位王姓處長向記者介紹說:"企業2002年時候產值是1億元,2003年就到了2億元,去年是3.5億元,而今年到現在為止,已經完成5.5億元,力爭年底突破6億元。可以說企業一年上一個臺階,現在生產任務排得滿滿的,工人經常加班加點。由于企業效益好了,待遇提高了,現在工人的干勁非常高。"
王處長對記者說:"企業要改制的事情很早就聽說了,但到現在也沒有個說法。目前,前前后后已經有很多企業來看過,最可氣的是有家企業看完我們的相關產品后,回去自己投資3億元搞了一個掘進機企業,還挖走了我們的一位高級工程師,生產與我們同類型的產品。你說氣人不氣人。"
王處長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他反映的還只是一個側面,該企業的高管又是怎么想的呢?經過漫長的等待,10日下午記者最終還是見到了該企業的一位高管。據這位李姓高管介紹,在多年的沉寂之后,佳煤機在2002~2004年步入了快速發展期,除年產值逐年大幅增長外,產量也幾乎以年50臺的數量遞增。2002年該企業掘進機產量為50臺,2003年為100臺,2004年為160臺。據他預計,今年的產量將達到260臺。此外,這位李姓高管介紹,這兩年企業的利潤增長也很快,去年該企業產品銷售利潤超過1億元,上繳稅收6000萬~7000萬元。
交談過程中,在談到企業欠稅問題時,該高管的回答使記者略感意外。據他透露,目前該企業所欠稅款正在不斷減少。他說,由于國家對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有些優惠政策,雖然政策還沒有出臺,但可能會對東北地區一些企業陳欠稅進行減免,所以這部分稅暫且被有關稅務部門擱置在一邊了。而這幾年企業所欠稅款,企業已經陸續補還,現在該企業的欠稅僅有2000萬元,按照企業的發展速度,所欠稅款估計很快就能還清。另外據這位李姓高管稱,企業原有的1.3億元貸款,目前也已經償還得差不多了,現在欠銀行貸款僅有6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