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零部件商面臨倒閉潮通用離破產更近一步
5月11日,通用汽車公司CEO韓德勝(Fritz Henderson)稱,通用不會在其無擔保債權人的償還計劃上作出“讓步”。這使市場普遍預計通用汽車距破產或破產保護更近一步。此外,下一輪汽車部件供貨商的“倒閉潮”可能嚴重拖累“底特律三巨頭”整改后的復蘇進程。
在當日上午的電話會議中,韓德勝稱通用在整改過程中,將不會修改針對270億美元無擔保債券持有者提出的“債轉股”補償計劃。按照這一補償計劃,通用在整改后將剝離虧損資產和品牌,成為一個“干凈”的通用,同時將上述債券持有人持有的債券變為重組后通用的10%股權。這一計劃需要獲得至少90%(相當于243億美元)的債券持有人同意。
如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一樣,這組債權人的最終投票結果將成為通用是否走向破產的關鍵。該項決議須在5月27日前做出。“這根本不可能實現,通用肯定破產。”《財經》記者當日遇到的通用內部員工和行業分析師幾乎眾口一詞。
根據通用目前的整改計劃,將把現有普通股按照100比1的比例轉換為“新通用”普通股的1%;美國政府持有50%的普通股。擁有該公司200億美元退休健康基金權益的美國汽車工業協會(UAW),將放棄一半債權,換取39%的股權。
“其實,最令人擔憂的,并不是通用究竟自行重組還是通過破產保護重組,而是重組后面臨的更大困難。”底特律中國人協會秘書長、福特汽車分析師商松平說。
他告訴《財經》記者,目前公司正在密切關注部件供應商倒閉對整個行業的影響,他所在的“供貨商倒閉風險分析小組”在去年設立時僅有四位金融分析師,后來又有十幾位同事加入。
通用計劃在“法庭外”重組中關閉13家廠房,削減2.1萬就業崗位。這意味著許多部件廠商資金鏈將“斷裂”。而美國政府此前宣布的對部件廠商“應收賬款”提供全額擔保的救助計劃尚未開始實行,即使正式實施,也只能對已經發生的交易做出保障以緩解供貨商流動性問題,對因工廠停產、部件銷售下降造成的資金短缺無濟于事,美國原產設備供貨商協會(OESA)會長納爾?考克(Nell Koker)對《財經》記者說。
停產最直接影響的是一級供貨商,進而一級供貨商又無法支付其上游供貨商。商松平說,僅福特的一級供貨商就有約3000家。“這將引起供貨商一級一級的倒閉潮。”
通用工程師錢源耀則補充說,目前美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一些核心技術或成分,并不由一級供貨商所掌握,而在二、三、四級供貨商手中。這樣,汽車企業將因為需要某項核心技術,不得不救助并不清楚存在于哪一級的“一連串”供貨商。
而且,目前90%以上的美國供貨商都同時供應“底特律三大”及日本豐田、本田部件,通用和克萊斯勒的停產,將使部件廠商為其他廠商生產部件的資金枯竭,無法供貨。這反過來又會使其他并無破產危機的汽車廠商無部件可買。“部件廠商破產,是美國汽車業眼前最緊迫的問題。”商松平表示。
有消息稱,通用高層目前已經列出了計劃削減的2600家經銷商名單,并分別與他們私下接觸,商討停止合同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