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佳螺紋鋼積重難返
上周末,央行時隔兩年多重新祭出降息大旗,但受制于孱弱的基本面,螺紋鋼表現并不給力,短暫沖高后再度回落。目前鋼廠在利潤的驅動下維持較高的開工率,而需求端依然乏善可陳,加上資金匱乏造成資源流動性不足,中短期內1505合約仍難翻身,將繼續向2400元/噸一線振蕩筑底。
鋼廠開工率恢復至限產前水平
根據我的鋼鐵網對163家鋼廠的調查,本周高爐開工率89.09%,較上周增加4.7%;產能利用率93.13%,較上周增加5.03%;60.12%的鋼廠盈利,較上周減少6.14%。鋼廠高爐開工率已恢復至限產前水平。
據測算,目前鋼廠鐵水稅前成本在1600元/噸左右,折合螺紋鋼完全成本在2520元/噸,則螺紋鋼毛利在100—300元/噸。另外,許多鋼廠借助前面限產進行檢修,后期勢必會加大生產力度,把限產的損失彌補回來。根據中鋼協統計,11月中旬會員企業粗鋼日均產量164.21萬噸,環比增0.44%,供應端的壓力暫難緩解。
需求端乏善可陳
1—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06161億元,同比增長15.9%,增速比1—9月回落0.2個百分點。1—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722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4%,增速比1—9月回落0.1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147661萬平方米,下降5.5%;商品房銷售面積884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隨著房貸松綁和降息等刺激,近期地產市場略有回暖跡象,不過政策的導向仍然是去庫存化和緩解房企的還債壓力,也是將未來的需求前移,但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繼續環比增加726萬平方米,顯示房地產去庫存化仍然艱難。
本周五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繼續下降16萬噸至984萬噸,已處于2009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與之對應的是,重點鋼鐵企業11月中旬末庫存量為1445.93萬噸,較上旬增加46.13萬噸。社會庫存下降主要是行業嚴重失血所致,資金匱乏和冬儲落空使得資源的流動性變差,最明顯的就是南北螺紋鋼價差處于高位,但北材南下的進度卻較以往明顯減緩。隨著訂貨壓力逐步增大,沙鋼、中天廠內自提價已較月初累計下調160元/噸。實際上,1—10月國內鋼材出口高達7389萬噸,同比大幅增加2192萬噸,超預期的出口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資源供應壓力,“外需”強勁不能掩蓋“內需”疲弱的事實。
成本繼續下移
1—10月我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為7.78億噸,同比增加1.1億噸,意味著今年四大礦山增產部分(1.2億噸)全部被中國消化。盡管鋼廠原料庫存處于低位,但年底資金普遍緊張,補庫也基本落空。根據Mysteel本周統計,全國4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10805萬噸,連續三周回升,四季度四大礦山發貨量不減,加上年末信用證到期可能迫使部分高價“僵尸礦”重新釋放,都將對礦石市場形成壓制。
鐵礦石普氏指數已跌至70美元/噸,成本支撐坍塌。另外,在敲定能源資源稅改革后,近期國內關于鐵礦石資源稅“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如果后期得以實施,目前國內礦的稅費有望降低20%—30%,從而帶動原料成本繼續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