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港機:加速進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
振華港機今天結合年報公布所披露的董事會決議公告透露了一條重要信息,即擬更名為“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眼下的“港機”到今后的“重工”,顯示這家公司主營業務的內涵正在擴充壯大。市場人士認為,振華港機已經卯足動力,謀求加速進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
由于陸地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采量已漸趨收縮,海底油氣的開采開始普及,由此帶來了海洋重工設備市場的日趨興旺。更為誘人的是,此類裝備產品的行業平均毛利率高達40%左右。據介紹,多年來形成的當今世界4大海工設備制造中心,即美國休斯敦、美國新奧爾良、挪威奧斯陸和新加坡,如今都在向設計等軟實力方面轉向,而硬件制作大多轉移出來。同時,我國也將海洋油氣田開采工程已列入了國家重點扶植項目。管彤賢對此稱,振華港機一定要抓住這樣巨大的發展機遇。
依靠港口機械產品起家的振華港機,已發展成為全球集裝箱起重機市場上的老大,市場占有率達78%。對此,有機構投資者擔心其未來業績增長是否碰到了“天花板”。然而,振華港機早在三四年前已開始嘗試把產業觸角伸向海洋重工和大型鋼構領域。通過與上海眾多科研院校不斷合作,振華港機如今已掌握了有關海洋工程與大型鋼構關鍵設備的核心制造能力。
如在鋼構市場上振華港機已經嶄露頭角,它先后承接了韓國釜山公路橋、仁川二橋鋼梁和上海東海大橋局部鋼構,年前又一舉中標成為美國舊金山新海灣大橋鋼結構總承包商。與此同時,該公司顯露出可制造包括鋪管設備、動力定位、大型錨絞機和大型全回轉浮吊等一系列海工裝備的強勁實力。從最初為廣州打撈局制造4000噸大型全回轉浮吊起重船,到為中海油公司承建的目前世界第一重量級的7500噸大型全回轉浮吊起重船;前不久,它為上航局建造而運用了平地造船技術的大型抓斗式挖泥船已下水、第一艘載有1700T浮吊的半潛船已啟程赴美。據悉,現有三艘噸位分別為1200噸、3000噸和4400噸的鋪管船已在建中。
這一切均表明,振華港機在保持了傳統的港機產品龍頭地位的同時,已成功地將主營業務范圍擴展到了上述兩大前景看好的產業領域。事實上,從該公司今天公布的年報可見,包含了鋼構和海工裝備在內的新產品收入,在2008年度已占公司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約11%。
振華港機今日公布的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74.43億元、凈利潤為25.51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4%、22%,基本每股收益0.76元。該公司推出的分配預案為每10股送紅股3股并派發現金紅利0.34元(含稅)。在2008年發行的短期融資券到期歸還后,振華港機又擬在可發行融資券最高余額范圍內,一次發行不超過41億元的短期融資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