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裝備制造業大省在“寒風”中逆勢挺進
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湖南、遼寧的裝備制造業在骨干企業的帶動下依然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一些企業還利用發達經濟體陷入衰退,向海外大規模低成本擴張。在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引導下,這些裝備制造業企業表現出很強的應對危機的能力。
暖暖的陽光普照大地,花兒含苞待放,枝頭上也吐出綠葉,春天的氣息已經逼近。然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仍然面臨不少困難,裝備制造業企業如何擺脫環境影響實現突圍,成為遼寧、湖南等一些裝備制造業大省必須面對的問題。值得欣慰的是,湖南、遼寧的裝備制造業在骨干企業的帶動下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一些企業還利用發達經濟體陷入衰退,向海外大規模低成本擴張。在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引導下,這些裝備制造業企業表現出很強的應對危機的能力。
遼寧裝備制造業迎來“暖春”
作為裝備制造業大省,遼寧一直在裝備制造業科研、合作方面充當排頭兵。遼寧省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遼寧省裝備制造業在重點骨干企業的拉動下實現較快增長,發展態勢良好。今年1-2月,遼寧省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95.8億元,同比增長18.1%,增幅高出該省工業平均水平7.5%,占該省工業比重進一步提升,達到31.6%的歷史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2.9%,對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更加明顯。
工業是保增長的主力軍,裝備制造業作為遼寧省第一大產業必將擔當重任。今年第一季度,遼寧省努力抓好工業經濟運行,幫助100家重點企業和1000家中小企業開拓市場,做好營銷,解決運行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同時,國家“促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這些政策和措施極大地支持和促進了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遼寧裝備制造企業不僅研發出一大批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裝備,而且表現出后勁十足的研發能力,彰顯出遼寧裝備制造業的實力。
據悉,目前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國內最大的海陸兩用3兆瓦風電機組首批已運抵上海,第一臺機組已吊裝成功;特變電工沈變集團公司研制的世界首組特高壓1000兆伏安、1000千伏世界級變壓器產品已經成功投運,安全運行;沈鼓集團自主研制出我國第一臺百萬噸乙烯裝置用裂解氣壓縮機組,各項指標達到國際標準。
隨著一批重點訂單的簽訂,市場空間不斷拓寬,重點企業生產任務飽滿。
今年2月,北方重工集團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簽署了總額達4870萬美元的采購合同,將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供20臺皮帶輸送機和一套取制樣系統,還有幾個大項目在談。目前,北方重工集團在手合同已達128億元。大連大高閥門有限公司中標秦山方家山核電工程和福建福清核電一期工程核級閥門項目,總額達6000余萬元,目前在手合同2億元。沈陽遠大集團在手合同220億元,同比增長22.2%。沈陽三一重裝集團新增訂單6.5億元,同比增長200%。
另外,一些重點行業生產快速攀升,為裝備制造業一季度開門紅奠定勝局。
重礦行業增幅突出,工礦配件、礦山設備、冶金設備、金屬軋制設備保持較高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