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全國財政收入銳減17.1%
核心提示:昨天,財政部公布的數字顯示,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6131.61億元,比去年同月減少1265.03億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964.82億元,下降28.4%;地方本級收入3166.79億元,下降2.7%。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5639.01億元,同比下降16.7%。
財政部昨天公布的數字顯示,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6131.61億元,比去年同月減少1265.03億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964.82億元,下降28.4%;地方本級收入3166.79億元,下降2.7%。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5639.01億元,同比下降16.7%。
財政部將“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效益下滑”放在了原因之首。對此,中國社科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志勇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所得稅同比下降24.8%,是除證券交易印花稅之外,下降幅度最大的。
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95.7%,財政部在原因中提及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及單邊征收的因素。在前六大稅種中,保持正增長的只有國內消費稅,達到13.2%的正增長。
自今年1月1日開始的增值稅轉型效應顯現,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了2.8%。同時,營業稅同比下降2.7%,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1.9%,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19.1%,關稅同比下降19.3%,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21.2%。另外,當月外貿出口退稅634.27億元,同比多退126.75億元,大幅度增長25%,相應的財政收入減少。
財政部分析,除了經濟放緩外,財政收入減少的原因還有:實施稅收減免政策,包括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及單邊征收、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減免個人所得稅、增值稅轉型改革減稅,以及對小排量汽車減按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等,稅收減少較多。此外,“兩節”放假使今年比去年同月減少5個工作日這一不可比因素也對當月收入增長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