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賄賂國有產權轉讓首采用電子競價
8月30日下午,海南產權交易所在省國資委、第二公證處及委托方海聯制藥廠代表的現場監督和指導下,首次采用場內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成功完成海南省海聯制藥廠經營性國有資產項目交易活動。
此次競價活動有3家競買人參與,競買人從委托價403.6萬元起競價,經過21輪激烈角逐最終被民營企業浙江海騰投資有限公司以最高報價512.6萬元競得該標的。
海騰公司代表對記者說,使用電子競價系統交易操作便捷、規范,過程客觀、公正、透明。委托方海聯制藥廠代表說,所有信息通過網絡得到充分披露,陽光交易,有利于國有資產增值。
據悉,海聯制藥廠始建于1982年,是一家老國企,由于種種原因,從2004年7月1日起停產至今,部分資產至今仍被法院查封。該廠經營性資產通過進入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采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轉讓。省國資委有關處室負責人認為,通過采用電子競價方式交易可從技術層面上防止產權交易領域商業賄賂行為。
據了解,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是近年來產權交易機構運用電子信息技術、促進產權交易規范化發展中摸索出的一種有效的新型競價方式。此競價方式與傳統拍賣或招投標方式相比有以下優點:一是競價程度加深;二是無需拍賣師;三是實現意向受讓方分離;四是沒有觀眾席影響;五是交易過程更加客觀,操作更加規范。 (完)(記者蘇建強)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