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并購安徽豐原農業產業化調控加力
央企并購地方國企再次掀起新一輪高潮。 12月8日,安徽蚌埠市屬國有企業——豐原集團與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集團”)簽訂了一份股權轉讓協議。根據協議,中糧集團將以10億元的價格,受讓豐原集團旗下的豐原生化2億股,并以20.74%的持股比例成為后者控股股東。 一個是安徽省最大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個是國務院國資委管轄的大型中央糧食企業,這樁收購案引起了外界廣泛關注。 郭金龍:做強農業大省 蚌埠市一位副市長透露,這起并購案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省長王金山均參加了12月8日的簽約儀式。郭金龍對此評價說:“這必將對我省的農業產業化進程產生巨大影響”。 自2004年年底履新安徽以來,郭金龍就提出了“變農業大省為農業強省”的施政綱領,并堅持把農業產業化作為安徽農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還曾在多個場合透露出了通過農業龍頭企業來做強安徽農業的強烈愿望。 經過安徽多位政要的積極爭取,目前,安徽省已經成為財政部確定的首批農發財政資金采取投資參股形式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試點省份。 2005年年底,安徽出臺了<農業綜合開發投資參股經營試點管理暫行辦法>,還以省級財政注冊成立安徽省惠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引進社會資本,從事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并實行國有股本按企業實際收益率分紅。 今年,安徽還從省財政有關涉農專項資金中集中4000萬元,用于扶持糧油、畜牧類深加工重點龍頭企業。 但安徽做強農業,少不了外力的支持。為此,郭金龍曾多次會見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希望中糧能來安徽投資。 并購豐原簽約大會當天,安徽省還與中糧集團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未來5年,中糧集團將在安徽投資50億至80億元人民幣,通過并購、合資和合作等形式,開發生物質能源,發展糧油食品加工、糧油貿易等業務。 郭金龍認為,此舉必將對安徽經濟特別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安徽則將把中糧集團的投資項目列入省“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 大型國企主導農業產業化 通過中糧來掌控豐原這一在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只是國家重組地方農業龍頭企業大潮中的一個片段。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三大國家級糧食企業——中糧集團、中儲糧總公司、中谷糧油集團公司,已在地方頻頻施展并購手段。包括安徽、山西、吉林、山東等多個省市的大型地方國有農業龍頭企業,已經被這三家公司納入帳下。其中,吉林糧食集團可能會被中糧收購。 按照安徽省發改委一位官員看法,中央在力推央企瘦身的同時,也加大了對農業這一脆弱性產業的聚集力度,強化對農業產業化鏈條的掌控。 他認為,今年是我國入世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但我國農業相對來看還是弱勢產業。“如果全部放開,肯定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加強對農業資源的集聚,做強農業龍頭企業,已頗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12月7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五部門緊急發文,要求各地運用儲備糧應對目前波及全國各地的糧油漲價局面。 安徽省糧食協會一位專家認為,目前糧價的飄忽走勢,與前兩年推行的糧價和糧食收購市場“兩放開”不無關系。“放開后,國家對糧食市場的調控能力明顯減弱了。” 所以,他認為,農業產業化鏈條中的每個環節,都對農業產業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哪個環節斷了,調控不好了,都會出現大問題。” 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些環節還都非常脆弱,“靠社會資本來主導,不僅不現實,還容易出問題”。上述專家認為,可行的做法是,通過大型優質的國有農業龍頭企業,主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并適當引導社會資本的進入。 記者 范利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