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機場力爭今年底開工建設
2009年,衡陽市各部門緊鑼密鼓的工作節奏似乎預示著衡陽機場在年底開工已不是奢談。
一直以來,衡陽交通格局在空、港板塊明顯欠缺,落后于長沙、常德、張家界、懷化、永州等地。衡陽鐵路公路運輸發達,但沒有民用機場,航空運輸成為短腿。作為我國南北大通道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構建現代立體性交通網絡是衡陽的當務之急。
建設衡陽民用機場,對完善衡陽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城市品位,優化投資環境,推進“富民強市”、“旅游興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而在湖南省的民用機場網絡布局中,目前在湘東南還沒有民用機場;衡陽機場的建設無疑將極大地有利于完善湖南省內機場布局,填補這一地區的空白。
從1995年來,衡陽好夢難圓,斷斷續續,但仍堅持不懈。
衡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衡陽機場建設,成立了專門班子,負責前期工作,各項工作進展迅速。
去年初,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民航總局將衡陽機場納入了全國民航機場發展布局規劃。衡陽機場定位為國內支線機場,黃花機場的備降機場、旅游機場。設計起降B737、A320及以下機型。本期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擬建設一條長為2400米的跑道,遠期發展為4D,跑道延長到3200米。預計2020年起降客機可達4300架次,發送旅客36萬人。
衡陽機場建設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張春賢書記、周強省長都明確指示支持衡陽機場建設。去年12月,徐憲平副省長率領省直有關部門到衡陽現場辦公,專題研究加快衡陽機場建設的問題,并組建了衡陽機場籌建工作聯席會議。國家民航局、廣州空軍領導也都表態支持加快建設衡陽機場。
專家分析衡陽機場的經濟效益,在建成初期運營可能出現虧損,但長遠來看,機場對衡陽市GDP的潛在貢獻遠大于虧損額。以上海機場為例。根據中科院的調研報告,上海機場本身對上海市GDP的拉動作用僅為 3%,但若沒有上海機場,上海市的GDP將減少23%。
市發改委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衡陽機場建成后,將輻射周邊40個縣(市),8.67萬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超過2700萬,特別是將帶動機場所在地縣域經濟的快速增長,社會效益巨大。
今年1月15日,國家民航局組織對衡陽機場選址進行評審,通過了衡陽機場選址報告,通過綜合比較,推薦衡南縣云集場址作為衡陽民用機場的建設場址,機場建設估算總投資為7到8億人民幣。
目前,衡陽機場正在編制預可研報告,同時抓緊與中央、省相關部門銜接,爭取其出具支持性文件,以便招商引資選擇業主,力爭今年底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