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模具仍需大量進口模具行業五大問題待解
盡管規模排世界第三,但以中低檔產品為主,國內急需的高檔模具仍需大量進口。
我國模具工業規模目前雖然僅次于日本和美國,但大多數模具產品的水平集中在中低檔領域,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偏低。制造業急需的精密、復雜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電子接插件、電子產品模具等仍需要大量進口。這種現象反映出我國模具工業還存在不少問題。現在大家所知道的,不外乎行業整體效率低下;專業化、標準化、商品化程度低;模具材料及模具相關技術落后;模具產品水平和生產工藝水平總體較差等問題,但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
管理意識不強阻礙企業發展
我國模具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有些地區幾乎全部是民營企業。因此,家族型管理成為重要特征。在創業時,大多數民營模具企業老總文化程度不高,企業又小,模具生產又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家族型管理是適合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隨著模具企業規模迅速擴大,人員增加,層次增多,矛盾突出,如果還停留在家族型管理上,就會嚴重阻礙企業發展。且不說無法發掘人才、利用能人,就是在管理層內部,由于親戚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老總會陷入無法解決的矛盾旋渦之中。何況家族型管理有排他性,在企業內部將產生離散力,這些因素對企業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管理是一種技術,也是一門藝術,能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縮短制造周期,一直是老總們思考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管理上著眼,除了理順管理體制,達到暢通、透明、快捷外,還要起用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職業經理人。一定要在現代管理理念、思路、方法上下功夫,采用先進的管理軟件,結合企業管理經驗,不斷地開發和深化管理思路,以人為本,把企業建設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創新意識不強缺少核心競爭力
中國模具企業大多是這十多年發展起來的,每天忙于接單、忙于完成、忙于建設,追求表面規模和形象,忽視或忽略了技術的積累、總結和研發。
按照慣例,每年至少有3%產值的金額作為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的投入,才能保證企業技術不斷進步。而我們的模具企業有不少對此不重視,有的甚至認為沒有必要。所以各個企業的技術特色難以形成,基本上雷同,造成整個行業的技術裹足不前,使得每年的進口模具始終保持在20億美元左右,即使每年的出口模具在大幅增長,如2006年為10.41億美元,2007年達到14.13億美元,增加35.73%,但大多是中低檔技術水平的模具,附加值不高。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模具勞動力制造成本會大幅上升,再加上材料的漲價,原有的競爭優勢將會失去,原來得到的市場將會萎縮。要成為模具強國,模具企業在市場上能馳騁拼搏,立于不敗之地,就一定要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提高技術含量,增加模具附加值。這是我國模具界當務之急,只有引起高度重視,才能做到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