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喊停光盤片傾銷
塑料訊:歐盟去年4月月針對中國大陸、香港與臺灣光盤片廠進行反傾銷調查,結果使得一些在歐洲的光盤制造廠商關閉工廠,不過日前歐盟作出澄清:表明無法構成反傾銷調查的申請,這使得臺系光盤制造廠商再次瞄準了歐洲市場。據了解去年CSI、MAM與TDK共同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之后,導致TDK在歐洲關閉了工廠,而中環、錸德等廠商也對歐洲市場的推廣表現出了謹慎,不過隨著此次調查的結束,預示著歐洲市場再次向其它光盤廠商打開,今后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光盤產業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興的高科技產業,成長空間非常大。歐盟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2大光盤市場,一旦中國光盤出口歐盟受阻,印度和新興的越南將會搶去更多的市場份額,這對處于成長中的中國光盤產業的發展將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反之如果打贏了這場官司,也就意味著企業已取得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為進一步打開更大的國際市場打下良好基礎。面對歐盟高舉反傾銷大棒的嚴峻局面,我國光盤企業積極應對,表示要堅決維護合法權益,將反傾銷官司進行到底。對目前歐盟光盤片傾銷喊停,業界表示很樂觀。
光盤主要原料為聚碳酸酯,我們的已成為全球聚碳酸酯重要消費國和主要拉動力量。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介紹,歐盟去年宣布對我國CD-R光盤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后,商務部、新聞出版總署、中國音像協會光盤工作委員會和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隨即召集40多家光盤企業共商對策,有2/3的到會企業表示要應訴。據了解,我國企業向歐盟出口光盤主要是通過歐洲的中間商,一般供貨價格最高為每張CD-R光盤13~14美分,而光盤級聚碳酸酯料價格已經超過30000元/噸,利潤已經極低,如果歐盟宣布我國光盤傾銷成立而征收高額稅率,將對我國光盤產業的發展產生極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