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市將由短多轉向長空
5月以來,滬銅5月合約大幅飆升,遠月合約則走勢相對緩和,合約價差顯著拉大,而隨著現貨高升水受持貨商逢高拋售及進口銅流入而緩解,筆者認為,本輪滬銅反彈恐成強弩之末,由于消費旺季臨近尾聲,5月中下旬銅市或將再次迎來供需格局轉變,二季度滬銅將由短多過渡到長空。
近強遠弱,現貨升水料回落
近階段,國內短期現貨供應緊張的背景下,銅價反彈逐步收復3月以來的失地,同時合約結構呈現明顯的反向市場特征,近月合約漲幅高于遠月合約。截至5月13日收盤,滬銅1405與滬銅1408價差擴大至2300元/噸左右,為近幾年來罕見。
滬銅近強遠弱與近月合約即將交割關系密切,上期所庫存周報顯示,截至5月9日,交易所銅庫存小計降至9萬噸左右。其中上海地區完稅庫存僅2.4萬噸,而對應滬銅1405合約持倉從12日早間的3萬余手快速下滑至13日日盤收盤時的13710手,其間部分空單持有者臨近交割卻難覓低價貨源,近月空頭平倉了結是推動滬銅大漲的重要推動因素。
然而,筆者認為,本輪現貨供應緊張后市將缺乏持續性,遵循“進口虧損加大——進口銅難流入——現貨超高升水持續——進口虧損減小——現貨升水回落”的循環結構,未來國內現貨緊張局勢料降溫,現貨高升水將難持久。
供應壓力大,需求增速仍疲軟
從銅供需平衡的角度來看,盡管國儲收銅及冶煉出口,但近階段國內真實銅需求相對平穩,下游并沒有明顯增加庫存,而5月交割后,套利行為將促使市場重回理性,而全球銅供應壓力仍大而需求增速偏弱的大背景下,整體供大于求料將推動銅價回到熊市。
根據商品咨詢機構Wood Mackenzie對全球近260個銅礦山的統計,當前全球銅礦山的現金成本C1(含副產品抵扣)90%分位線約為5800美元/噸,2014年全球銅礦供應增量預估為87.1萬噸。
因此,即使一季度礦山產能增速略不及市場預期,但5月進口銅干礦現貨TC走勢平穩,運行于100—110美元/噸,面對全球精礦供應整體仍相對充裕,較高加工費將刺激國內冶煉商全力生產,銅整體供應壓力仍較大。
國內銅下游處消費旺季尾聲,根據以往經驗,銅消費增長將面臨降速風險,因銅加工企業訂單續漲能力有限,且隨著內外盤比價修復,進口虧損減少及貿易商逢高出貨將推動國內供需格局再次轉變,對滬銅價格的支撐將出現松動。
宏觀環境中性,供需仍將主導后市
雖然3月以來政府“微刺激”政策起效推動4月經濟數據整體低位企穩徘徊,但需求數據大多低于預期。數據顯示,中國4月PPI年率同比下滑2.0%,雖然環比3月有所改善,但同比跌幅收窄程度低于預期,而最新公布的中國1—4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年率增長17.3%,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率增長8.7%,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率增長11.9%,上述三大數據均不及預期及前值,顯示內需疲軟仍是中國經濟將面臨的困境。
在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決策層認為中國經濟增長處于“年度預期目標范圍”,不過也承認經濟增長依然面臨下行壓力,并要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堅持現有政策基調,因此不會出臺大型經濟刺激措施。在內需偏弱對峙維穩政策之下,二季度國內宏觀經濟不會明顯惡化,商品的動態供需將繼續主導后市。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二季度對銅市逐步由短多轉為長空操作,銅市中長線仍將處于熊市格局,關注滬銅1408逢高布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