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強勢與中國穩健政策壓制銅價
9月9日晚間,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大幅下跌1.98%,盤中最低跌至6821.75美元,已基本與8月中旬低點持平。當晚銅價大跌的直接原因是美元不斷走強,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中國經濟表現疲軟但中央政府拒絕大規模刺激政策、中國銅需求可能持續偏軟等。綜合來看,當晚的大跌可能意味著銅價未來一段時間將以震蕩下跌為主。
美元強勢壓制銅價
美元指數在8月19日突破81.5點處的近一年以來的盤整區上沿形成向上突破,對包括銅在內的有色金屬價格形成巨大壓力。美元的強勢首先是因為2月份之后美國經濟迅速從嚴寒中恢復過來,美聯儲穩步退出量化寬松(QE3)而且有升息意愿,美元獲得強勁的經濟基礎。其次,烏克蘭事件中美國和歐盟聯合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但對歐洲經濟的負面影響遠大于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使歐元基礎受損,也有利于美元的強勢。最后,美元自去年9月以來一直在78.5~81.5點間震蕩橫盤,向上突破后技術性買盤也強化美元漲勢。美元很可能上漲至89點一線,將持續對銅價形成壓力。
中國拒絕強刺激政策
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已調整為7.5%左右,遠低于2011年之前幾年的10%以上水平。中國經濟表現出的疲弱態勢使政府面臨巨大壓力。因此央行在4月25日、6月16日連續兩次定向降準,發改委在7~8月集中核準一批鐵路投資項目開工,以刺激經濟增長。但這只是微刺激,中國政府拒絕大規模刺激。
就在9月9日,李克強總理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他的一席話再度表明中國政府的穩健持政態度,令市場多頭情緒大大降溫。他對出席論壇的企業家代表們說:“中國去年以來一直實施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我們沒有依靠強刺激來推動經濟發展,而是依靠強改革來激發市場活力。”“因為池子里貨幣已經很多了,我們不可能再依靠增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增長。”中國政府政策意味著中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不會有快速增長,銅價也就受到壓制。
需求旺季不旺
中國已進入有色金屬秋季消費旺季,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今年旺季消費很可能繼續表現不旺。這主要和中國宏觀經濟疲弱有關。最新發布的8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由上月的51.7降至51.1,匯豐制造業PMI則降至80.2,都表明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在剛剛結束的中秋小長假期間中國房地產商也再次感受到陣陣涼意,雖然很多地產商降價促銷,但各地均成交清淡。在華東、華南現貨市場上終端銅加工企業仍舊持謹慎態度,他們手中的訂單并不充裕。很多商家稱目前銅產品市場上詢價的多但真實下訂單的少,大家普遍持謹慎觀望態度。
供給逐漸增加
今年3月份銅價大跌后國內外市場銅供給一度減少,主要是生產廠家限產和印尼限制出口等原因形成的,但是目前這種局面已經改變,銅供給在逐漸增加,對銅價也將形成壓力。國內各廠正在逐漸恢復到正常生產水平,畢竟前幾年大量投入之后各廠家要以生產來實現利潤的。最新的恢復生產消息是云南銅業的赤峰分廠在8月20日恢復供貨,北方地區市場上銅流通量便迅速回升。印尼政府近期批準了自由港麥克米倫銅金公司恢復其旗下Grasberg礦的銅精礦出口發貨,國際市場銅供應更寬松。中國8月銅加工精煉費較7月增加20%達每噸120美元/每磅120美分,創下自2011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這也反映出國際市場銅精礦供應的充裕。
銅價仍處長期下跌中
一直以來我們強調銅價處于長期下跌趨勢中,3月至7月初銅價大幅反彈,但也不能改變這一點。3月份國際銅價曾大跌至6320美元,但7月初反彈至7200美元以上,超乎市場想象。但是銅價仍處在長期下降趨勢線之下,我們仍不認為長期下跌趨勢被逆轉,只是反彈的幅度比較大而已。因此在目前美元指數表現強勢、中國政府秉持穩健、中國經濟疲弱、銅消費旺季不旺的情況下,我們認為銅價持續其長期下跌過程、中期內震蕩向下尋找階段底部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