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結構應用使鍛壓機床日益走向復雜化
中國機床工具行業,主要由金屬切削機床業(簡稱機床)、金屬成形機床業(即鍛壓機械設備)、鑄造機械業、木工機床業、量具、量儀與刃具業、磨料磨具業、機床附件及機床電器業、數控與數顯業、機床功能部件業等9個制造業組成。2000年全行業企業總數為796家,其中,金屬切削機床業生產企業230家,年生產能力18萬臺,型號2500種;金屬成形機床業生產企業80個,年生產能力5萬臺,型號560種;鑄造機械業生產企業30家,年生產能力1萬臺,型號300種;木工機床業生產企業30個,年生產能力2.5萬臺,型號250種。其機床、鍛壓機械和鑄造機械三個小行業是機床工具行業焊接應用的主要領域,近十幾年焊接行業的應用尤以鍛壓行業發展最快,機床行業次之。
隨著焊接技術在工業應用中的飛速發展,在機床制造方面也越來越多地采用了焊接結構,以焊代鑄、以焊代鍛、以焊代切削已成為我國機床制造業總的發展趨勢。焊接工藝已成了機床制造業的重要基礎工藝,并從單一的加工工藝發展成了包括原材料預處理、切割落料、成形焊接、焊后檢驗和焊后處理等新興的綜合性工程技術。機床制造已離不開焊接。
1.行業焊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制開發及應用
機床行業的焊接應用是隨著國外引進產品技術發展起來的。同時,國內焊接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機床行業焊接的應用。目前,在機床行業中應用的主要焊接新技術和科研成果有以下幾個方面:
1.1鋼板預處理技術應用
機床行業的鋼板預處理生產線,是1993年由濟南第二機床廠開始使用的,它是在造船行業、重機行業、礦山行業使用的基礎上開始的。該預處理生產線是由該廠和青島第三鑄造機械廠聯合開發制造,其主要工藝流程為:鋼板校平、預熱、拋丸除銹、自動噴漆、烘干,全長60m。主要技術參數為:鋼板校平厚度8~40mm,校平寬度3m;預處理鋼板厚度8~160mm,有效寬度3m;處理結構件最大規格為1500(寬)×800(高);預處理速度為0~4m/min;年處理能力為4萬噸/年;采用了PC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方式。該鋼板預處理生產線,解決了原材料的銹蝕、氧化皮等不良因素,提高了數控切割落料質量和機床產品的外觀質量。
1.2數控切割技術應用
1982年由濟南第二機床廠開始將國產數控切割機應用于鋼板零件的切割落料之中,1988年開始應用了計算機自動編程套料技術,使鋼板利用率由70%提高到74%;1992年濟南第一機床廠引進了美國等離子數控切割機和激光數控切割機,開始了機床行業數控等離子和激光切割的應用,使厚度為0.5~8mm的薄鋼板切割精度達到了0.5~1mm。“七五”期間,濟南第二機床廠開發研究了厚鋼板數控精密切割技術,使厚鋼板數控精密切割厚度達到了275mm,該項目獲得了機械部機床行業“七五”工藝成果一等獎。1993年,濟南第二機床廠通過引進數控水下氧氣等離子切割機,使機床行業數控等離子碳鋼切割厚度由8mm提高到了25mm,減少了中厚板的切割變形,提高了中厚鋼板零件的切割精度和切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