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黃金需求增幅全球居首
連續兩周走出上漲行情后,黃金價格一舉站上每盎司1000美元關口。
雖然金融危機的陰影使得各個經濟市場收益一片慘淡,然而這種全球股市和其他資產市場的萎靡不振卻帶熱了投資者對黃金的需求。世界黃金協會(WGC)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全球黃金需求持續走高,可確認的2008年黃金需求以噸計比去年同期增長4%,達到3569噸。其中,中國大陸的需求增幅以顯著優勢排在全球首位。
數據顯示,隨著全球股市縮水大約14萬億美元,2008年全球可確認的黃金投資需求——包括交易所交易黃金基金穴ETFs雪和金條及金幣,比2007年高64%,相當于增加了150億美元。全年來看,2008年黃金價格平均為872美元,比2007年的695美元上升25%。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中華地區黃金需求面對2008年波及全球市場的經濟危機顯得反彈尤為強勁。據GFMS公司為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第四季度大中華區總購買量同比上升21%,全年同比上升18%。中國大陸的表現尤為突出,按噸計2008年黃金總需求量達到395.6噸,比2007年增加68噸,增幅輕而易舉地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以巨大的領先優勢名列全球第一。
以美元價值計,大陸地區2008年需求量比2007年高出51%。業內人士指出,總購買量之所以出現大幅增長,最主要還是由于投資需求的增長。由于去年全年股票價格萎靡不振,加之出口下降,房屋市場活動也顯著減慢,投資者尋求資金安全港的要求更為強烈。在此影響下,無論是去年第四季度還是全年,黃金凈零售投資需求都躥升了150%以上。同時,這種投資者“尋求安全”的趨勢也讓中國首飾需求受益,以噸計比2007年第四季度上漲10%。這種投資者動機在24K金的銷售上尤其明顯,而K金飾品的銷售則有少許下降。
世界黃金協會大中華區總經理王立新這樣指出:“2008年對中國而言是又一個黃金大年,年度黃金銷量增加了68噸,令整個世界都不得不再次重視這個黃金消費大國的巨大潛力。投資黃金的安全性如今已成為華人世界的一個共識,日益提升的24K金飾制造工藝也令中國人越來越樂意將其作為情感訴求和保值的雙重工具。黃金成為2008年一枝獨秀的投資產品,也被中國更多的普通消費者所青睞。
世界黃金協會在未來的日子里仍將加強黃金首飾和投資產品的推廣,令整個黃金市場更健康更有競爭力。”世界黃金協會的新任首席執行官施安霂(AramShishmanian)表示:“在目前史無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機、經濟衰退和對未來通脹的憂慮背景之下,這些數據證實投資者們認識到持有黃金的好處。黃金再一次證明了其保價的核心投資性質,會有其安全港和投資組合多樣化的作用,這讓神經緊張的投資者們十分認可。”他表示:“當前市場條件影響了首飾的消費開支,但是很多關鍵黃金市場的購買者們都知道黃金的固有投資價值并繼續購買。”
對于黃金市場未來的走勢,施安霂認為:“經濟下滑和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所有人,且短期內不可能消除。因此,我預計,黃金作為獨特的資產,為全球的家庭和職業投資者提供穩定性的關鍵作用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