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受特高壓推動提升“中國創造”競爭力
國務院出臺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已經投入運行的特高壓工程出現在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中。裝備制造業將依托特高壓輸變電等重點工程,推進裝備自主化。特高壓工程已經引領我國輸變電設備制造進入一個嶄新階段,也必將提升“中國創造”的核心競爭力。
裝備制造業作為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在這一規劃中,推進裝備自主化被普遍認為是最大亮點。依托特高壓輸變電等重點工程來推進裝備自主化,將給重大技術設備需求帶來較大增量,使關鍵領域設備實現國產化,從而振興民族裝備制造業。
在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國內100多家電工裝備企業參與了特高壓設備的研制和供貨,所有設備都在中國制造,沒有一臺整機從國外進口,設備國產率達到了90%以上。特高壓為實現裝備自主化發揮了巨大作用。
特高壓工程讓國內企業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制造核心技術,形成了全套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的國內批量生產能力,實現了中國輸變電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升級。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設備采購全部立足于國內,變壓器和高壓電抗器完全自主開發、設計和制造,使我國相關產品的制造能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采用中外聯合設計、產權共享、合作生產、國內制造模式生產出的特高壓開關設備,代表當前最高技術水平。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獨特的技能和知識的集合,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這種能力使企業能夠長期保持競爭優勢。對制造企業而言,具備特高壓設備的供貨能力,就意味著企業掌握了前沿技術,獲得了相對技術優勢,進而擁有競爭優勢。
通過特高壓項目的研發和設備制造,我國重大裝備制造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將有利于反哺500千伏和750千伏設備制造,穩固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主導地位。中國正從輸變電大國逐步轉變為輸變電強國。更重要的是,依托特高壓工程推進裝備自主化,全面提升了我國制造業的水平,也充分體現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實力,更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