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動化產業面臨大好機遇
中國自動化產業正面對一個充滿活力、迅速增長的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是潛力巨大。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傳統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升級為工業自動化產業發展創造了無限商機。我國“十五”期間工業發展的重點是結構調整和產業化升級,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工業體系結構的合理化,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同時采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生產過程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而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來提升傳統生產過程并改進其生產工藝是一條投資少、見效快的途徑。目前,由于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價格大幅度下降,以及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應用與維護的方便性,工業企業采用各種適用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來控制新建的工業生產裝置和改造已有的裝置已經成為潮流。特別是國產DCS的成熟,更為大規模應用計算機控制系統提供了成本可行性。估計在“十一五”期間,自動化產品和系統市場將會繼續高速發展。
其次,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增加了工業自動化的內容。我國“十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了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這為我國自動化產業的發展增加了市場面。信息化和傳統工業之間有著相互提高和依存的關系。例如,應用信息化和電子技術可以提高工業生產過程的自動檢測水平和執行機構的精確度與速度,達到優化裝置和過程的效果;網絡通信技術可以把企業的資金、物流、生產裝置狀態、生產效率、生產能力、市場、采購等信息實時、準確、全面、系統地提供給決策者和管理者,幫助提高決策的實時性和準確性,提高效率,給用戶提供管控一體化系統和服務等。這極大擴充了自動化產品應用的空間。
第三,國際技術一體化為我國自動化產業提供了跳躍式發展的機會。當今世界技術的高度普及和融合使得我們可以盡可能地采用世界上先進和成熟的技術來開發自己的產品或系統,發揮自身技術與其他方面的優勢,實現跳躍式發展。
第四,我國低成本的技術勞動力數量大,水平高。20多年的國家技改和技術引進培養了一大批自動化系統的應用人才。他們擁有很高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現場服務能力。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加速了不同體制的企業間技術人員的流動,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動化技術人才。這批人才對我國自動化產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面對良好的發展勢頭,國內自動化廠商應努力抓住機遇,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迅速擴大國產自動化系統的市場份額,逐步形成與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競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