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的差距在哪里?
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經過"十五"時期的高速發展,無論是企業規模,還是技術水平、產品質量都有了顯著進步。但調查顯示,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中國工程機械協會配套件分會最近組織的專項調查,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這種差距。
挖掘機配套件缺口大
在調查中,挖掘機配套件還存在空白點的觀點占42%,比占第二位的路面養護機械幾乎高出一倍,比其他產品差得更遠。國內挖掘機有許多配套件有待國內配套件企業去開發,如主要液壓件、缸、泵、閥、減速機、馬達總成等,這些幾乎全被國外品牌配套件所占領,國內配套件企業在這方面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另外,四輪一帶(驅動輪、引導輪、支重輪、托鏈輪及履帶總成)絕大部分也被國外品牌所占領,國內品牌在這方面也需加強。
液壓件還不成熟
國內有待成熟的配套件中,液壓件占88%,其中高壓液壓系統占52%,變量液壓系統占36%,比占第二位的發動機部件高出一倍多,比其他配套件高很多,我國工程機械液壓件有待成熟與完善。
目前,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中生產液壓件的企業數量不少,液壓氣動元件占絕對優勢達44%,但是生產的液壓件絕大部分都是低技術含量、低水平的。如生產裝載機先導操縱液壓元件的企業就很少,即或有少量生產的,問題也較多,非常不成熟,生產高水平的變量液壓元件的企業幾乎沒有,從而制約了工程機械主機的發展。
存在的兩大問題
首先是可靠性問題。關于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的可靠性問題已是老生常談了。在調查中,有80%的被調查者認為,國產配套件產品與國外品牌配套件產品相比的主要劣勢是產品可靠性差。的確如此,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可靠性差得太遠,特別是傳動件、液壓元件、電氣元件等差距最大。
其次是技術創新能力問題。占62%的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為,當前制約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技術創新"問題。實際情況正如調查的一樣,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數量相當多,絕大多數實力較弱,基本上沒有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因此抄襲、模仿就成了發展產品的主要手段。一種產品剛剛發布還未成熟,其他類似產品就已遍地開花。因此產品雷同,低水平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嚴重,帶來的惡果是主機企業十分需要的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沒有,或者是做不了,拱手讓給國外企業。而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卻大量過剩,形成惡性競爭,整個配套件行業銷售額大增,而利潤卻大幅度下降就是這個原因,大大地制約了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的發展。
今后的發展方向
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近期發展的戰略是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前面已經分析過,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存在的重大問題之一就是技術創新水平很低,極大地制約了全行業的發展,因此下一步整個行業應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目前,在保證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的同時,降低產品成本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64%的企業認為要努力降低產品成本。中國目前工程機械產品參與競爭的主要優勢在于制造成本低、售價低。但必須重申,一定要在保證質量及技術水平條件下降低成本,有優良性價比的產品才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否則會適得其反。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員工素質、加大品牌建設、營銷網絡建設、出口力度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筆者認為,工程機械還有幾十年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出口前景也十分看好,配套件也一樣。估計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中國工程機械會將再次出現一個高峰期,配套件企業也應做好準備迎接新一輪發展高峰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