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驟降重擊日本經濟警惕貿易保護愈演愈烈
因美國和歐洲經濟衰退導致出口環比降幅達到空前的13.9%,2月16日,日本內閣府宣布,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連續第三個季度萎縮,折合年率收縮12.7%,為1974年石油危機以來收縮幅度最大的。此前彭博對26位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為-11.6%。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研究主管袁躍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今年對外需不應抱有什么期待,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同時,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相繼陷入衰退的背景下,應堅決反對全球日漸上升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嚴重依賴外需將日本推入衰退
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經濟比第三季度收縮3.3%,比美國、歐元區分別為1%和1.5%的收縮幅度更大。按照日本一個政府研究小組的說法,自2007年11月以來,日本就處于經濟衰退之中。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表示,毫無疑問,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的沉重打擊,嚴重依賴于汽車、電子和資本商品出口的日本經濟正處于二戰以來最壞的情況。法國巴黎百富勤一位經濟學家認為,日本生產的高端耐用商品對信用環境非常敏感。人們通常是通過借貸來購買這些東西。從這個角度說,目前日本經濟已非常脆弱。
事實上,受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影響,花冠汽車和索尼超薄液晶電視BRAVIA的需求大降,日本凈出口將去年第四季度GDP下拉了3個百分點。過去10年中,日本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已變得越來越大。目前出口占日本經濟的比重已經從1999年的大約10%上升至16%。在外需大降的背景下,日本的內需也疲弱不堪,將第四季度日本經濟下拉了0.3個百分點。同時,該季度資本投資下滑5.3%,制造商減產幅度達到創紀錄的11.9%,沒有什么必要購買設備。
從微觀層面來看,豐田汽車將出現71年的首次虧損,該公司與其他預告虧損的公司如豐田汽車、索尼和日立公司正在大規模裁員,凸顯出家庭開支下降將延長日本本次經濟衰退的風險。
中國不應對外需抱太高期望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球貿易活動遲滯,美歐日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均陷入比預期更為嚴重的衰退。有鑒于此,袁躍東提醒道,中國今年不應對外需抱太高期望,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根據中行全球金融市場部的預計,今年出口增速約為-11%。
袁躍東說,全球金融危機是二戰之后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各種矛盾的一個總爆發,使美國人依賴借錢過日子的消費模式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他們也開始反省這個問題。有數據顯示,去年一度為負值的美國儲蓄率現在已恢復到了2%,可能會恢復到8%至10%。袁躍東認為,這對美國是好事,但對全球其他經濟體來說則不然,像日本這樣嚴重依賴外需的國家自然會遭受沉重打擊,對中國的出口自然也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根據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的推算,如果美國儲蓄率恢復到8%至10%,其消費需求將下降6000億至8000億美元。
另外,日元匯率對日本來說是一個“燙手山芋”。一方面,日元升值導致日本商品的出口競爭力下降,導致海外銷售乏力。但另一方面,接受記者采訪的一些專家認為,日元升值會延遲中國經濟規模趕超日本的時間,這可能是日本政府和部分日本人樂于見到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規模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約合4.4萬億美元,已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目前日本的GDP規模大約為500多萬億日元,如果按100比1的日元對美元匯率計算,約合5萬多億美元,如果按90比1的匯率計算,則約合6萬多億美元。
警惕貿易保護愈演愈烈
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陷入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在全球已經明顯抬頭,“意大利人吃意大利食品”運動已從小城盧卡蔓延到了米蘭等大城市;俄羅斯提高了汽車進口關稅;繼提高部分種類豆油進口關稅之后,印度又于近日沒有任何理由地宣布限制進口中國玩具。更過分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簽署的刺激經濟計劃中包括了“購買美國貨”等保護主義條款。鑒于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主要是受外需驟降的影響,袁躍東表示,中國應把經濟發展的基礎建立在依靠內需上。
對于日漸上升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袁躍東認為應堅決反對,稱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是“過街老鼠”,應“人人喊打”。從具體情況來分析,各國是 “真打”還是“假打”尚存疑問。他認為,因對外需的依賴很大,日本很可能屬于前者。盡管如此,他提醒道,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其實一直沒有停止過貿易保護方面的“小動作”。比如,其對金融業的保護程度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還采取很多非關稅壁壘,利用很高的衛生標準等來限制外國產品的市場準入。在日本,大米價格遠遠高于國際市場價格,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采取保護政策限制廉價的外國大米的準入,以保護自民黨的重要“票倉”——日本農民的利益。
“日本經濟前景黯淡肯定會影響到中國對日本的出口,不過,到底是這個因素還是保護主義影響到中國對日出口,還需要仔細分析、區別對待。”他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