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國內重型車的價格走勢分析
2001年11月10日,中國入世,中國汽車市場即面臨對外開放。轎車行業,首當其沖;重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在所難免。國內市場上的進口卡車主要有半掛牽引車、20噸以上的載貨車、自卸車、專用車及底盤。進口重卡零售價格主要包括到岸價、關稅、增殖稅、消費稅、報送費用、運雜費、銷售費用及銷售利潤等。下面依據進口關稅及各類車型的市場競爭情況,分析2002年重型卡車市場的價格走勢。
1.半掛牽引車
隨著高速公路網絡化的逐步形成以及國家集裝箱運輸優惠政策的即將出臺,這將為大噸位、大馬力的半掛牽引車提供廣闊的市場前景。在國內重卡市場上,半掛牽引車已經成為增長率最高的一種車型。2001年半掛牽引車的進口關稅稅率15%(普通稅率20%,一般執行的是優惠稅15%),根據當前國內市場進口牽引車的零件價格按照公式“到岸價×(1+進口關稅稅率+消費稅稅率)×(1+增值稅稅率)+報關費用+運雜費+銷售費用及銷售利潤=重卡零件價”計算。當前牽引車關稅15%、消費稅3%~8%(這里約計為5%),報送費用+運雜費+銷售費用及銷售利潤等費用可以總計約為10萬元。例如,國內進口牽引車某品牌4×2空氣懸掛牽引車,在中國市場零售價¥68萬元,可推算出其到岸價約為41.3萬元。2002年重卡進口關稅降幅相對較大,其中公路牽引車稅率降為9.6%,降幅達36%。
根據半掛牽引車的市場成長速度,國外制造商將有所作為。除關稅下降額外,預計還有折扣策略、售后服務、消費信貸等政策,那么國外進口牽引車將降幅較大。據此,2002年國產半掛牽引車價格也將有所下調,降價幅度應該在3%~5%。但相比進口牽引車價格,國產車依然有絕對的價格競爭優勢。
2.20噸以上的載貨車
載貨車現行關稅30%(普通稅率40%),同理推算出其到岸價格后,可以計算出其降稅后的市場價格,20噸以上的載貨車的價格降幅約為3.84%。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國產同類卡車降價幅度將會在3%左右。鑒于國內可替代車型較多,需求有限,2001年20噸以上的載貨車進口總計1787輛,同比增長27.19%,國外卡車公司預計不會在載貨車方面有大的作為。
3.自卸車
自卸車現行關稅9%(普通稅率14%)同理推算出其到岸價格后,也可以計算出其降稅后的市場價格,自卸車的價格降幅約為1.1%。2001年,自卸車進口總計113輛。同比增長13.08%,可見,國產車基本上占據國內市場。入世后,國產自卸車的降價幅度在0~2%左右即可。
4.專用車及底盤
在發達國家,專用車的社會保有量較大,約占載貨車保有量的50%~80%。而在我國,目前專用車僅占載貨車保有量的21.2%。專用車及底盤2001年稅則暫定關稅稅率為10%,同理打算出其到岸價格,可以計算出其降稅后的市場價格,專用車及底盤的價格降幅度約為1.48%。2001年專用車進口總計3389輛,同比增長68.84%;專用車底盤進口總計820輛,同比增長222.83%。因而,國外制造商將會在中國專用車市場投入很大,不會亞于半掛牽引車市場。
數據顯示,專用車市場潛力很大,但國外品牌較多。之所以國產車較少,主要還是技術含量較低。在價格方面,國產車降幅應為5%~10%。國內廠家應該本著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的原則,通過強強聯合,提高專用車的技術含量、產品質量等,為國產專用車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從整個重型卡車市場來分析,國產重型卡車有著明顯的價格競爭優勢。但國外廠家擁有超前的營銷理念,具有技術創新、銷售服務政策(例如汽車召回制度)、消費信貸等優勢。“師夷長技以制夷”,尤其是在企業的軟政策方面,國內廠家可以一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