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產能過剩銅市風險累積
近段時間以來,現貨高升水一直是銅市場的一個熱門話題。在現貨的帶動下,期銅價格也不斷走高,但這種狀態究竟能持續多久?
業內人士認為,“銅價近段時間的走高主要受資金短期支撐。在下游產能過剩風險累積的情況下,后市銅價走高動力不強”。
下游產能過剩風險累積
在貨源緊張、需求旺盛、倫滬銅庫存不斷下降以及國儲收儲銅的傳聞下,3月中旬以來,內外盤及現貨銅價走出一波反彈上漲行情。然而,市場人士認為,銅市風險也在不斷加劇。
“目前國內銅材產能過剩的風險正在累積,何時暴露取決于銅材廠整體資金鏈的承受力。”南證期貨銅分析師徐峰告訴期貨日報記者。
據了解,下游銅材產能擴張速度過快,超過了國內精煉銅產能擴張速度以及進口精煉銅的增速。國內銅材月度產量3月曾創出歷史紀錄高點147.5萬噸,4月環比略有下滑,但也達到了144.5萬噸,累計同比增速超過20%。
銅材的下游企業,比如電纜企業今年同樣產能過剩,利潤較薄。不少廠的訂單出現了下滑,囤貨補庫意愿較差。
“近期因處于旺季,銅材對精煉銅的需求還沒有飽和,或者說銅材這一環節的資金鏈還沒出現問題,銅價難以大幅下跌。后市需要重點關注倫銅庫存能否出現拐點,屆時國內銅材對精煉銅的消耗就應該過了瘋狂擴張期,精煉銅的去庫存將變為對銅材的去庫存,銅價將失去重要的買盤支撐,難以維持。我對銅價后市持短多長空的判斷。”徐峰表示。
資金短期支撐銅價反彈
自3月開始,LME銅持倉量不斷增加。5月20日LME銅持倉量約為34.2萬手,創出10年以來的新高。次高點和第三高點分別為2011年1月14日的323079手和2013年8月15日的304446手。2011年1月持倉量創出新高后一個月銅價創了歷史新高,之后開始振蕩回落;2013年8月持倉量創出階段性新高后一個交易日銅價開始振蕩回落。
此次LME銅持倉量創新高后,后期銅價走勢會不會延續歷史規律呢?
“目前銅價所處的宏觀環境和基本面與2013年8月LME銅持倉量第三高點時相似。全球經濟存在下行風險,且市場預期銅市供需格局將逐步轉向供應過剩。”瑞達期貨(博客,微博)銅分析師林設提醒投資者,后期需警惕銅價走高后,多頭獲利盤涌出。
基金持倉方面,截至5月13日,美銅CFTC投機基金凈空單10063手,跌回2月25日以來的較低水平。“這表明投機基金對銅價持短多中空思路。”
“從技術上來看,期銅月線圖仍運行于均線組之下,周線圖上方面臨多條均線壓制,日線圖上也未突破M200的中長期上漲趨勢線。操作上,建議滬銅1408合約短多可于49000元/噸之上逢高減持,若未能有效突破,則嘗試建立中期空單,止損參考50200元/噸一線附近。”林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