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對于機械行業來說將是極不平靜的一年。隨著盈利能力的下降,機械行業內部結構面臨調整,而并購重組將是行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我們認為,在結構調整中,行業內的優勢企業將得以不斷壯大,值得繼續關注。 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對于機械行業中的大多數子行業來說,行業結構不佳導致整體盈利能力低下是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包含了許多歷史與現實的復雜因素。行業結構不佳主要表現為多數公司規模偏小、研發能力不強、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弱等。 在產值高速增長時期,行業內的競爭會導致利潤增長小于收入增長;而一旦下游需求增長放慢,行業內多數企業都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不得不依靠價格競爭來維持企業的生存,不再有足夠的資金與精力顧及企業的長遠發展。 從2005年開始,機械行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已經日益尖銳。數據顯示,2005年1-11月,機械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1%,而利潤同比只增長6.08%,低15個百分點。這與前些年的狀況形成強烈反差:2002年和2003年,機械工業利潤增長速度高于產值;2004年雖然低于產值增速,但也達到15-16%。 上述現象在傳遞一個信號:由于市場嚴重供過于求,惡性價格競爭愈演愈烈,導致了企業效益的大幅下降。與此同時,過度依賴于規模膨脹的粗放增長方式也加劇了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導致機械工業的上游行業不斷漲價,從而進一步惡化了機械工業自身的生態環境。 從目前市場情況看,這種依靠產量擴張、低價同質競爭的模式正受到嚴峻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的放慢,多數機械子行業的下游需求增長速度將會進一步放慢,這使得單純依靠產能擴張獲取利潤的模式不再有效;其次,出口成為國內機械企業的重要增長源,而國際市場對于這種低質低價的競爭模式非常不認同,人民幣升值對采用低質低價策略的企業也構成不小打擊;最后,國內用戶也在逐漸成熟,低質低價的產品越來越不受到市場的歡迎,對于產品功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正在快速提高 兼并重組開始增加 國外企業對國內行業中領先企業的興趣在高漲,雖然這種關注由來已久,但在2005年卻有了大幅度的進展。以下一些因素促使國外機械行業巨頭抓緊時間收購國內領先企業。 其一,收購國內領先企業可以增加對國內市場的控制力,除掉重要的競爭對手,從而在中國市場獲得豐厚的利潤;其二,收購國內企業作為其全球生產基地,可以利用中國成本較低的優勢,降低生產成本;其三,經過多年快速發展,中國目前許多企業的制造能力已經很強,只是在資金、管理、技術等“軟件”方面與國際或者國內的先進企業差距較大,兼并重組能夠以較小的代價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此外,國內企業之間的并購重組也將大幅度增加。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部分在技術和管理上處于劣勢的企業已經喪失了盈利能力,而處于優勢的企業卻正在力圖通過提高市場占有率以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我們認為,國內企業之間的兼并和收購對于收購方、被收購方以及這個行業都是有利的,可以減弱或者避免過于激烈的價格競爭,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并且通過提高行業集中度改善行業結構。 關注哪些子行業 2006年伊始,機械行業中的兼并收購事件以及相關傳聞不絕于耳。我們認為,從行業結構上看,2005年內發生兼并收購事件較多的子行業,值得投資者在2006年繼續關注。 2005年機械行業主要大額收購兼并事件如下所示: 工程機械:美國凱雷收購徐工集團公司,交易金額3.75億美元;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與中國工程機械成套公司聯合重組中國工程機械總公司;中聯重科收購湖南浦沅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交易金額7700萬元。 機械基礎件:美國沃茨公司收購長沙閥門廠,交易金額約1億元。 船舶:大連造船重工和大連新船重工,重組為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重組后的公司成為世界第五大造船廠。 重型 target=_blank>重型機械:美國煤機集團收購雞西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和佳木斯煤礦機械有限公司,交易金額8億元。 化工機械:西門子公司兼并錦西化工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機床行業:沈陽機床兼并交大昆機,交易金額2.5億元。 我們預計,2006年,在重型 target=_blank>重型機械、工程機械、機械零部件等行業內仍然可能發生較多的兼并重組事件,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可能因此出現顯著提升,值得引起投資者關注。 在上述背景下,我們繼續維持對機械行業內重點公司的投資評級,這些公司一方面有下游需求增長的支持,另一方面公司在行業內有領先地位,收入和利潤都能夠維持快速穩定的增長,仍然能夠有領先指數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