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世界塑機市場分析
近幾年來,世界塑料(含橡膠)成型加工機械產值以2000 年為最高。這一年的產值達195億歐元,比上年的167 億歐元大幅增長了17%。但2001 年產值則又下降為171 億歐元,2002年和2003年小幅回升為176 億歐元和177 億歐元。
由于塑料成型機械產業集中在歐洲的德國、意大利和亞洲的日本、中國以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所以塑料成型機械貿易(出口)額占產值的比例很大。如2000年世界塑料成型機械的出口額為104 億歐元,占產值的62%。2000年出口額增為167 億歐元,占產值的比例上升到86%。2003年出口額為129 億歐元,占73%。
歐洲的塑料機械產業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2003 年歐洲塑料成型機械的產值為96 億歐元,占世界總產值的54%。歐洲塑料成型機械的出口額2003 年為67 億歐元,占世界總出口額的53%。
中國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塑機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據統計,2003 年中國塑料機械工業總產值128.21 億元,銷售金額達到122.06 億元,產值和銷售額10 年來的年均增長率都在13%以上。2003 年中國共出口塑機5.83 億美元,10年來中國塑機出口額年均增長率高達41%。不過中國出口的塑機產品中,低端產品占90%以上。中國塑料加工機械進口額更大,2003 年達39.36 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4.7%。中國2003 年塑機市場容量已經達到了約10 萬臺(套),其中國產塑機約8.3萬套,進口塑機約1.7 萬套。盡管國產塑機占市場容量的80%,其銷售額卻只占塑機市場總額的不到20%。進口塑機的單機價格為國產設備的8-10 倍,附加值遠高于國產塑機。中國塑機工業必須努力開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才能改變我國目前塑機“大而不強”的局面,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德國塑機產業規模在全球居首位。德國塑料加工機械產值2001 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別為63.1 億歐元、67.2 億歐元和69.4 億歐元,2004 年增達76 億歐元。德國塑料成型機械產值由2001年的38.5 億歐元、2002 年的41.8 億歐元和2003 年的43.7 億歐元增加到2004 年的49.9 億歐元,增幅為14.1%。成型與模具產值2004 年為17.6 億歐元,增幅為0.1%。德國塑料加工機械產值占世界總產值的26.8%,是全球最大的塑機生產國,在德國塑料機械企業工作的職工有約3 萬人。德國塑料機械馳名世界,其出口額占全球總額的27.5%,也占德國塑機產值很大比例(約為3/4)。德國塑料成型機械出口額2004 年為37.3 億歐元,比上年增長14.7%,占產值的74.8%。
歐洲是德國塑料機械的主要出口市場,2004 年德國向歐洲的塑機(成型機械)出口額為16.6億歐元,占總額的44.4%。向亞洲的出口額2003 年為9.1 億歐元,2004 年增為12.6 億歐元、占33.8%。向北美洲的出口額為4.6 億歐元、占總額的12.3%,向南美洲的出口額為2.4 億歐元、占總額的6.3%,向非洲的出口額為0.9 億歐元、占總額的2.5%。
德國向中國的塑料機械出口金額增長很快,由2000 年的1 億歐元增加到2004 年的6.6 億歐元,中國已經取代美國而成為德國塑料機械的第一大出口市場。
德國向美國的塑機出口額由2002 年4 億歐元降到2003 年的3..8 億歐元,2004 年增為4.4 億歐元。
出口額排在前十位的國家還有法國1.9 億歐元、俄羅斯1.6 億歐元、英國1.5 億歐元、意大利1.4 億歐元、西班牙1.4 億歐元、墨西哥1.3 億歐元、捷克1.1 億歐元和瑞士1 億歐元。德國塑料成型機械的進口額2004 年為6.37 億歐元、比上年增長7.5%。德國國內橡塑成型機械市場規模(產值-出口額+進口額),2003 年為17 億歐元,2004 年回升為18.9 億歐元,比上年增長了10.8%。
日本也是世界主要的塑料加工機械生產大國之一,1995 年至2000 年間日本塑機產值連續6年超過2000 億日元,其中1997 年為2660 億日元,但仍未達到1990 年的2884 億日元的水平。 2001 年大幅降至1662 億日元,2003 年增為2373 億日元,2004 年繼續上升為2491 億日元,是繼1990 年和1997 年之后的第三個高峰值。2003 年日本塑機的產量為19,871 臺,2004 年為20,546 臺。2004 年日本注塑成型機產值為1997 億日元,產量為18,038 臺,產值和產量同為近10年之最高。
注塑成型機在各種成型機中是大頭,其產值占總產值的80%,產量占總產量的88%(2004年)。擠壓成型機產值為350 億日元,產量為1958 臺。吹塑成型機產值為144 億日元,產量為550臺。另外,塑料成型產量為64,390 套,產值為1590 億日元。日本2003 年塑料加工機械出口量和金額分別為1865 億日元和19,864 臺,2004 年為1932 億日元和20,310 臺。日本塑料加工機械進口額2003 年為95 億日元,2004 年為106 億日元,進口量為2755 臺。2004 年日本出口的注塑成型機為1.9 萬臺和1536 億日元,進口分別為51 億日元和2360 臺(進出口中均包括橡膠加工機械和二手機械)。
中國是日本塑料機械的最大出口市場,2003 年日本向中國的塑料機械出口額為444 億日元,出口量為5310 臺。出口金額超過100 億日元的還有美國268 億日元、泰國133億日元和韓國117 億0煾k日元。
意大利塑料加工機械業的產值、進口額、出口額和國內消費額,多年來呈增長之勢。塑機產值1999 年為33.6 億歐元,2000 年和2001 年分別增為37 億歐元和38 億歐元,2002 年略減為36.5億歐元,2003 年增為37.5 億歐元,2004 年回升為38.7 億歐元。出口額由1999 年的20 億歐元分別增加到2000 年的22 億歐元、2001 年的23.7 億歐元,2002 年減為20.9 億歐元,2003 年回增為21.9 億歐元,2004 年達22.7 億歐元。進口額由1999 年的5.2 億歐元增至2001 年的6.8 億歐元,2002 年和2003 年減為6.2 億歐元和6 億歐元,2004 年增至6.3 億歐元。
國內塑料機械市場近年來都在21 億歐元以上,如2000 年為21.1 億歐元,2002 年為21.8 億歐元,2003 年為21.6 億歐元,2004 年為22.3 億歐元。意大利塑機出口額占產值的比例相當大,2001 年這一比例為62%,2003年為57.3%。
歐洲是意大利塑機的最大出口市場,2000 年意大利向歐洲的出口金額為12.9 億歐元,占全部出口額的59%。2003 年向歐洲的出口額也為12.9 億歐元,占60%,其中向共同體的出口額為8.8 億歐元、占41%。向亞洲(遠東)出口比例連續提高,由2000 年的13%提高到2002 年17.4%和2003 年的17.9%。向中國的出口額2002 年為1.6 億歐元,排在德國和法國之后居第三位。2003 年向中國的塑料機械出口額為1.8 億歐元,僅少于德國。
意大利塑料成型機械產值占世界總產值的比例,由2000 年的13.3%提升到2003 年的14%,出口額占總額的比例由2000 年的11.7%降為2003 年的11%。
美國塑料成型機械產值連年減少,1999 年產值為32.9 億歐元,2000 年增為34.1 億歐元,2001年和2002 年分別減為21.2 億歐元、20.6 億歐元,2003 年繼續降為17.2 億歐元。美國塑料成型機械產值占世界總產值的比例也由1999 年的19.7%下降到2001 年的12.4%和2003 年的9.7%美國塑料成型機械出口金額也在下降,由2000 年的16.4 億歐元減到2001 年的11.3 億歐元和2003 年的9.3 億歐元,占世界總額的比例2000 年為9.8%,2003 年降為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