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人民幣貶值告一段落,有望回歸下跌
近幾日商品市場其樂融融,股市企穩、原油上漲、人民幣連續貶值以及超跌后的技術性反彈需求使得大宗商品迎來報復性反彈。滬銅指數自37320元/噸低點附近穩并一路反彈至39760元/噸附近,漲幅6.5%。對于后市,筆者認為短期人民幣貶值的利好炒作將告一段落,市場將重新回到對基本面的炒作上來。一系列宏觀數據表明中國實體經濟依舊疲軟,中國經上行動力欠缺導致的銅市下游需求難以實質復蘇,供需層面無實質的利好扭轉將導致期價反彈不長久。后期關注40000及41500元/噸關口壓力位附近的再度沽空機會。
人民幣快速貶值告一段落,對銅價利好減弱
近幾日人民幣連續貶值。周二中國央行以創紀錄的1.9%降幅下調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當天離岸人民幣匯率大跌2.7%,創11年來單日跌幅新高。周三,央行再度引導人民幣貶值。中國央行設定的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6.3306,與周二收盤價基本持平,相比周二的中間價上漲1.62%。而周三美元兌人民幣實盤匯價進一步走高至6.43上方,兩日累計已上漲逾2000點,也即人民幣貶值近5%。認為,從資產價格機制來講,人民幣貶值將抬升包括銅在內的國內大宗商品的價格,增加對貴金屬的避險需求,這從近兩日國內期貨盤面上金銀暴漲、基金屬連續反彈可以看出。另一角度,人民幣貶也將推遲美國加息的腳步,將使得美聯儲考慮何時加息更為慎重。美聯儲此前會議聲明中說過,在有理由相信通脹會回升到2%的聯儲目標時,才會想要加息。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將導致美元兌人民匯率進一步走高,美國國內通脹或將更難達到聯儲目標,進而推遲美聯儲加息的步伐。近兩日美元指數連續下滑,目前已跌至震蕩平臺96-98的區間下沿,亦對銅價形成利好。
但在連續貶值兩日后,8月12日晚間多方消息指國有銀行入市干預穩定匯率,人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稱有能力通過干預匯市來穩定市場匯率,這或可看成官方階段性達到貶值目標的一個信號。中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幣快速貶值。考慮到快速貶值后造成的熱錢外流、房地產及股市泡沫可能破裂的潛在危險,后期匯率將逐步穩定的進入慢貶值通道,對銅價的提振也將告一段落。
國內經濟差,拖累銅價難以長期持續上漲
近期公布數據再度顯示中國實體經濟依舊很差。詳細來看,中國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6.0%,預期6.6%,前值6.8%;中國1-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6.3%,預期6.4%,前值6.3%;中國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10.5%,預期10.6%,前值10.6%;中國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10.4%,預期10.4%,前值10.4%;中國1-7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11.2%,預期11.5%,前值11.4%;7月中進出口總值2.12萬億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19萬億元,同比下降8.9%;進口9302億元,同比下降8.6%;貿易順差2630億元,收窄10%。按美元計價,7月出口下降8.3%,遠不及預期的下降1.5%,增速為2014年2月以來最低。可是看出,無論是投資、需求還是出口均表現不好,表明前期出臺的一系列寬松措施并未發揮太大功效。國內經濟偏差,將拖累銅價,使得期價沒有大幅上漲的根基。
警惕融資需求減少引發的庫存增加對銅價帶來打壓
據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7月份中國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為35 萬噸,環比持平,較2014年同期 34 萬噸增長 3%;1-7 月為 259 萬噸,較2014年同期 286 萬噸相比減少 9.5%。2014年 7 月份我國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 97 萬噸,較6月 99 萬噸下降 2%,較2014年同期 90 萬噸上升 8%;1-7 月累計進口 697萬噸, 較2014年同期 628 萬噸相比增加 10.9%。整體來看,國內實經濟的疲軟使得對銅需求減弱,銅材及銅礦進口量整體出現下滑。這從外盤銅庫存的變動也可看出。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LME銅庫存為35萬噸,較2014年8月的14.5萬噸增加20.5萬噸,漲幅高達141%。
另一方面,考慮到當前保稅區仍存在超過60萬噸的融資庫存,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之下融資成本將進一步提高,能否造成融資需求減少而引發保稅庫存流出值得高度關注,因為這將對銅價造成重大打擊。從現貨升水來看,近幾日銅期貨價格反彈并未帶動現貨價格出現上漲。截至8月12日數據,上海物貿銅升貼水為-165元/噸,將8月7日下滑120元/噸,反映現貨市場買盤不濟,
難以推動價格持續上行。
結論
綜上所述,近幾日人民幣貶值及低位的技術性反彈使得國內銅價出現反彈。但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上行動力欠缺導致的銅市下游需求難以實質復蘇,供需層面無實質的利好扭轉將導致期價反彈不長久。后期關注40000及41500元/噸關口壓力位附近的再度沽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