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贏得這場戰斗嗎?--三問中國機床工具業(續)
目前中國機床工業戰斗實力差,基本功不過硬,設計科研力量異常薄弱,如一些企業有職工1000人,NC機床科研設計人員僅約20人,而且平時缺乏學習、培訓,這種現象已遠非一日,但卻沒有針對性地狠抓,以致長期不得解決,成為中國機床工業的致命弱點。
自問三:我國NC機床為何長期上不去?根本原因何在?在這場戰斗中,我們究竟應采取何種正確的戰略戰術?
干任何事,如果沒有正確的方針、政策、方法、步驟、措施,難以成功。中國革命、建設事業如此,NC機床發展也是如此。長期存在而未切實解決的問題,不是不需要發展NC機床,而是如何正確地發展NC機床。中國、日本于1958年同年研制出第一臺NC機床,中國只知猛攻,采用攻打城市的方法,而不是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不抓人才,不打基礎,不練基本功,不搞科研。改革開放20年,我們引進NC機床、NC系統近百項先進技術,合作生產百臺先進NC機床產品、加工中心,有不少提高、進步,應予肯定。但孤立地猛攻NC機床,難道中國機器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僅在于NC機床嗎?中國機床工業的發展、實力的提高,為整個機器制造業服務,僅表現在NC機床上嗎?為什么主機設計、制造開發能力很差?為什么關鍵基礎零部件都不過關?為什么至今NC機床不能較大批量生產、滿足內需,仍需大量進口?為什么出口額徘徊不前?
目前,我國機床工業嚴重缺乏科研、設計、工藝等方面有理論、有經驗的人才,缺少有熟練技藝的技術工人,在質量問題上與國外先進差距很大。基本上沒有深入系統的科研工作,什么機床剛度、熱變形、振動、噪音實驗已棄置一邊,新開發的一些先進NC機床、加工中心,缺乏認真深入、系統的試驗、考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入WTO后,這些機床能大量出口嗎?能與國外經過嚴格試驗考核的NC機床比武嗎?
我國發展高效自動化機床、NC機床,以至各種配套零部件、刀具、測量、NC系統等,必須采取互相合作,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的正確戰略戰術,做到100%可靠,建立起勝過美、德、日企業的信譽,才有可能在加入WTO后的激烈競爭中取勝,也才有可能減少進口,擴大出口,改變目前落后被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