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品成本大幅下移滬銅面臨急跌修復
據期貨日報1月16日報道,全球商品的成本大幅下移。原油價格從六年多的低位報復性反抽,緩解了銅市恐慌拋售的情緒。不過,全球商品的成本大幅下移,銅價也面臨回歸的風險,預計后期走勢仍以探底為主。
全球宏觀經濟系統風險仍未散去
目前來看,來自于宏觀經濟方面的系統風險仍未從商品市場散去。一方面,希臘政局不穩或引發歐元區新一輪危機。希臘議會在去年12月最后一輪總統選舉投票中未能選出新總統,2016年到期的希臘議會將被解散,提前進行大選。希臘已有言論欲退出歐元區,甚至不少人宣稱歐洲“雷曼時刻”恐將再度來臨。這對疲弱的歐元區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2011年年末希臘赤字導致歐債危機的陰影并未曾遠去。
另一方面,世界銀行近期的報告也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傾向于下行,且存在一些包括金融波動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重以及歐元區或日本的經濟停滯延長在內的風險因素。因美國經濟改善和油價下跌未能抵消世界各大經濟體經濟疲軟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向下修正,唯獨美國2015年經濟增長率預估由3%上調至3.2%。此報告凸顯了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形勢的差異,打擊了油價暴跌將刺激經濟發展的樂觀情緒。
國內終端消費增長乏力
從需求來看,國內電網和空調兩大主要用銅領域消費乏力。由于經濟發展增速放緩,電網投資增速較計劃量大幅下滑,導致下游實體需求疲軟。電網上游主要的銅桿線企業產能利用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僅華東地區銅桿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相對穩定在80%附近,而華北和華南地區的綜合產能利用率則從去年3月高點一路下滑。
實際上,下游訂單除了一些大型廠家同比增長之外,大多數均出現下降。受到銀行信貸收緊的影響,部分銅桿生產商資金鏈出現缺口,導致廠家訂單及實際產量下降。我們的調研顯示,1月部分大型空調庫存積壓嚴重,產能利用率一直處于下降狀態。部分配套空調銅管的企業計劃在春節期間延長工人的放假時間,說明空調行業訂單極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地產端需求不足給銅消費造成的負面影響。
銅冶煉企業開工積極性高
供應端的增幅并未因銅價下跌而出現下滑。去年12月安泰科主要跟蹤的10家陰極銅生產企業累計生產陰極銅49.13萬噸,約占全國產量的70%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長23.42%。平均開工率約為100%,與去年11月情況相同。其中,滿負荷生產的有江西銅業(行情,問診)、銅陵有色(行情,問診)、金川集團、中條山和大冶有色;開工率在80%以上的有云銅、上海鑫冶;開工率最低為42.02%。6家銅企業副產硫酸108.8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3.4%,月環比增加10.35%。
硫酸價格目前持續上漲至450元/噸附近,金銀價格也出現了比較大的回升。副產品價格的走高以及冶煉加工費的上漲提高了銅冶煉廠的開工興趣,預計12月全國精銅產量將不低于11月的75萬噸,全年產量有望達到790萬噸,同比大幅度增長。
另外,近兩周倫銅庫存繼續大幅增長至19.4萬噸,接近去年5月以來的高點。上期所銅倉單也增加至4.8萬多噸。滬銅1502合約交割在春節前,終端企業需求不足可能導致連續兩個交割月將有大量現貨交割。顯性庫存的快速上升將對銅價造成最后的壓力。CFTC持倉顯示,銅期貨基金大幅增持凈空持倉至41265手的歷史高位。LME持倉報告也顯示,基金經理近兩周大幅減持銅凈多頭頭寸。隱形庫存顯性化,給基金拋售添加了做空砝碼。
綜合分析,滬銅急跌至4萬整數的關口附近后,需要修復調整。進口出現盈利導致大量的精銅報關進口,國內現貨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庫存增長將繼續施壓銅價,預計后市銅價仍將振蕩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