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重型化為零部件企業帶來挑戰
國內重型車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在逐年提高。據統計,我國2001年重卡發動機主導機型的功率范圍為180~210馬力。近年來,卡車市場快速發展,重卡產品主導機型功率范圍上升為260~300馬力。
國外重卡朝著大功率、大噸位方向發展?!?0世紀50年代,載貨車的最大功率約為150千瓦,到20世紀90年代末最大功率約為440千瓦。在未來的50年內,重卡的最大功率可能將達到735千瓦,汽車總質量將達到100噸。”一位專家表示。
大動力代表了國際發動機發展的新趨勢。其中,載重15噸以上的重型卡車的市場需求量最大,載重20噸以上的重型載貨車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大噸位、大功率、適用于專業化運輸的高端重卡將成為中國卡車市場的主流車型。
一些專家認為,卡車重型化為零部件企業帶來的挑戰是多方面的。
技術缺“核心”
在技術方面,相對于其他零部件,發動機面臨的挑戰最大。一位專家說:“較之國外先進發動機水平,中國發動機綜合技術落后了8~10年?!碑斍?,國外發動機企業的新型產品都在500~600馬力,而國內只有400馬力的發動機,而且還是引進國外技術生產的;與國外同類型發動機相比,國內重型汽車使用的發動機多采用直列六缸柴油機;在總排量相近的情況下,國內重型汽車發動機存在功率偏低、排放偏高、可靠性較低、燃油經濟性差等缺點。國產重型汽車用發動機最低燃油消耗率一般為215g/kW·h左右,而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的重卡發動機最低燃油消耗率一般為191~196g/kW·h。
一家發動機企業的技術專家表示,對柴油發動機來說,機械零部件應對重型化趨勢的問題不大。但供油系統中的許多核心件還是以進口產品為主。雖然國內對此也在進行同步研究,但當前還不能批量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當前,國內重型汽車變速器廠家的自主開發能力仍然比較薄弱,為新車型配套的能力遠遠不夠。國內重型車變速器產品的技術多源于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引進技術多為國外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的產品。一位專家表示:“雖然如今國內的變速器企業已經在技術上有長足的進步,能夠在原有技術引進的基礎上,通過改型自行開發出符合配套要求的新產品,重型車變速器行業每年都能有十幾個新產品推向市場。但是,從當今重型車變速器發展情況來看,國內重型車變速器企業沒有真正的核心技術產品,在新產品開發上仍然經歷著一般性的開發過程?!?br> 據統計,當前在國內重型汽車變速器市場上,三分之一的產品來自進口,而另外三分之二中有80%以上的產品源自國外技術,國內自主開發的重型汽車變速器產品銷量非常小。
管理要提升
業內一位知名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我們的產品與國外存在差距,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趕上去。然而,如果質量管理水平上不去,生產一致性沒有顯著改善,產品質量總出問題,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由于國內零部件企業質量管理有差距,一些整車廠家還是更愿意買國外“原裝”產品。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趙六奇告訴記者:“我們有的企業會請國外公司對零部件進行性能改進,技術設備上也和國外同行差不多,但由于管理水平、員工技能素質有待提高,用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則很不一樣。一些國外品牌的產品一經國內組裝,質量就變差了?!?br> 雖然現在不少零部件企業都通過了這樣那樣的資格認證,但仍然需要提高自身技術水平、裝配工藝水平及質量管理水平。尤其是在質量管理方面,國內零部件企業同國外差距較大。趙六奇指出:“重要的是加強質量管理?!?br>
產品須更新
重卡零部件產品的更新換代不可小視。趙六奇教授認為,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都有待提高。他表示:“國內引進斯太爾的車橋已經近20年了,產品需要更新換代。此外,企業的產品結構略顯單一,沒有構成系列,生產沒有形成規模,存在密封不嚴、齒輪噪聲大等問題。”
有關專家還表示,在更新產品的同時,國內企業要加強產品質量檢測,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對于重卡來說,發動機的可靠性尤為重要。發動機行業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國外對重型發動機的驗證要求是,發動機在80萬公里內故障率不能超過10%。如果沒有達到標準,產品就不能夠出廠。國內沒有這個要求。事實上,國內企業對產品的驗證可能連‘10萬公里’都達不到?!彼硎?,提高產品水平需要大量的計算分析和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