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礦山機械生產進入全國領先水平
“再有10來天,我們單體液壓支柱生產線便將進入試生產。”2月24日,筠連縣漢林礦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熱處理工程師江昌華告訴記者,年前他們引進的單體液壓支柱生產設備已全部運到廠里,目前正在進行安裝調試,預計下月初可進行試生產。
漢林礦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通過招商引資發展起來,以生產煤礦支護設備為主。筠連縣煤炭儲量達35.8億噸,居四川之最,現有大小煤礦55個,且背靠滇、黔煤炭主產區。2006年,重慶商人陳志堅看準了礦山機械市場潛力,在筠連縣巡司鎮工業集中區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建起了全縣最大的礦山機械生產廠,主要生產礦車、磨擦支柱等煤礦常用機械。
為適應安全生產的需要,該公司積極與中國煤科院聯手,從事新產品開發。去年,公司投入50余萬元,引進西德技術,并在此基礎上與煤科院共同研發了中頻加熱法生產新工藝,主要用于生產絞接頂梁。據介紹,該種新型工藝采用中頻加熱法,生產程序簡便,產品硬度強度明顯提高,能耗低,生產成本低。“目前該種生產工藝在全國同行業中屬領先水平,在西南片區僅漢林擁有該技術。”銷售部經理黃岷說。“這種新型頂梁很受煤礦歡迎,去年推出僅兩個月銷售收入就達800萬元。”
為拓寬市場,搶占機遇,去年底,漢林在全球金融危機、市場緊縮的情況下,不退反進,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引進單體液壓支柱生產設備,新建一條生產線。“金融危機后,必將是恢復性生產,能源一定是重中之重,那么礦山機械市場肯定會很有生氣。”陳志堅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他告訴記者,今年公司產值預計可突破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