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億計劃”應適度傾斜中小企業
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思民,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農民工就業問題。身為知名企業家的張思民,還擔任著深圳市總商會會長一職,對中小企業的現狀特別了解。在這次兩會上,張思民提交了一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是解決當前農民工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的建議,并希望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應適度向中小企業傾斜,政府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激發中小企業活力,讓更多的農民工就業。
在提案中,張思民表示,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如今工廠大量出現停工、停產甚至倒閉的現象,加劇了農民工失業。而目前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應是中小企業。
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有媒體稱,從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廣東倒閉中小企業2萬多家,造成200多萬人失業。而在全國的1.3億農民工中,目前有15.3%的農民工失去了工作或者沒有找到工作,這就意味著有約2000萬的農民工由于經濟不景氣失去工作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就返鄉了。
2008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以應對農民工失業問題為核心,從促進農民工就業、加強農民工培訓、支持農民回鄉創業、保障工資發放、做好農民工社保、維護返鄉農民工土地權益等6個方面,對農民工群體予以扶持。
這些緊急出臺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穩定當前農民工就業的效果,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分析,解決農民工失業問題最易見效的還是拓寬農民工就業的主渠道——中小企業。
從農民工就業角度看熏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一直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主力軍。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蓬勃發展的民營中小企業創造了8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吸納了從農村流入城市的1億多農民工。
張思民對當前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提出了具體建議:
1、牢固樹立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的意識。各級政府部門應明確樹立“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的觀念,而且必須要保中小企業、保民營企業。當前形勢下,保企業的重點應是扶持和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中小企業。
2、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應適度向中小企業傾斜。已經公布的刺激內需計劃,大部分資金仍然是投向基礎設施和建設周期長的大項目。當前形勢下,拉動投資保增長固然重要,但拓寬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同樣重要。建議將4萬億政府投資中的一部分明確用于扶持中小企業,以迅速緩解就業壓力。
3、下大決心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以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都是政府著力解決的問題,小企業貸款也一直是銀監會鼓勵各大商業銀行大力發展的品種。
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在當前形勢下特建議:政府出面為中小企業進行擔保,有了政府的擔保,銀行就敢于放心的貸款給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在總量和增量指標上,單列中小企業信貸指標,促使小企業信貸投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增速;單獨安排信貸規模,重點滿足符合產業和環保政策,有市場、有效益、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流動資金需要;對暫時無法按時償還貸款的成長性較好、講信用的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適當放寬還貸時間;政府直接設立風險投資基金,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具有高風險和高回報率的資金,政府以參股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幫助。
4、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無非兩個方面,一是減免稅費,二是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障負擔。
5、財政補貼中小企業就業。
農民工就業問題,是當前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未來會長期存在的問題。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的經驗來看,中小企業對促進就業有著特殊的作用,是目前和今后緩解農民工就業壓力的主渠道。因此,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激發中小企業活力,是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