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備件管理的幾點體會
隨著化工生產技術的提高,儀表自控系統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儀表系統任何部件的損壞,都有可能波及到工藝的正常生產。為了提高儀表檢修的及時率和檢修質量,盡最大可能減少停車時間,備件就成為重要的保障條件之一。中原乙烯儀表設備種類繁多,且絕大多數為進口。如何在保證生產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減少備件費用,這是我們多年來一直追求的目標。以下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設備檔案是申購備件的基礎
中原乙烯儀表裝置共計17032臺(件),詳細的設備檔案不僅是日常生產管理的基礎,也是我們申報備件的依據。開車投產后,我們根據設計資料,投入大量的精力,將全廠全部儀表裝置建立起一套較為全面的檔案,它包括儀表所在位置、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家、編號及一系列技術參數。通過計算機的有效管理,我們能夠準確地統計出全廠儀表的詳細狀況。根據各類儀表性能、位置、在用量,確定備什么、備多少,從而避免了盲目性。
二、備件的申購原則
在申購備件的過程中,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發揮備件的效能,我們堅持以下原則:
1.圍繞生產,力保重點
由于我廠絕大多數儀表為進口,供貨周期長,為不影響生產,儀表管理人員必須在熟悉工藝流程的基礎上,篩選出重點儀表。對于那些影響整個工藝生產、控制重點設備的關鍵儀表,如主控室DCS、PLC關鍵卡件,大機組控制儀表,高溫高壓下的閥門組件及一些特殊儀表等,原則上必須有備件。因為這些儀表一旦損壞,輕者造成工藝的波動,重者可引起嚴重的設備或人身傷亡事故。
2.統一同類儀表生產廠家
由于我廠幾臺生產裝置出自不同的國家,儀表選型也多種多樣,僅電磁閥一項就有九家生產廠,這給備件工作帶來了困難。根據幾年來的運行情況和各方面的信息,我們將各生產廠家產品反復比較,在充分考慮性能價格比的基礎上,盡可能將同類儀表備件的生產廠家進行統一。經過幾年的努力,大多數常規的變送器、測溫元件、壓力開關、調節閥、電磁閥等備件的生產廠家已基本統一。統一后不僅優化了備品結構,也為減少庫存創造了條件。
3.減少通用件的庫存量
對于一些像壓力變送器、熱電偶、熱電阻等通用件,由于同一型號在各裝置中的使用量較大,損壞后可以相互替代,且采購周期短,應盡量減少庫存量。若條件允許,可充分利用供方和社
會庫存,公司實現零庫存,大大減少采購費用。
4.根據工藝工況和儀表的特性,定期補充庫存由于化工生產工藝復雜,儀表的工作環境也多種多樣。儀表維護人員可以通過工藝的工況和儀表的特性,摸索其運行規律。如工作在強堿強酸下的傳感膜件、工作在高溫高壓下的閥內組件、用于測量可燃氣體或氧氣的檢測器等部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我們可以根據其運行規律,定期補充備件。
5.了解儀表技術發展趨勢,對個別“絕件”多儲備一些隨著自動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生產廠商不斷更新自己的產品,對于像DCS、PLC中極個別部件,如硬盤、控制模件等,由于受系統各方面的影響,新產品與原系統不再兼容,而廠商又不再生產它,為最大限度延長原系統的使用壽命,用戶只能多備這些“絕件”。
三、積極穩妥地做好國產化工作
國內自動化設備生產水平的提高,為進口設備的國產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幾年來,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由點到面,積極穩妥地推進國產化工作。先后對部分通用變送器、所有測量孔板、絕大部分測溫元件等30多種備件進行了國產化。同時,抓住大修時機,對各類閥內組件、密封件、保護套管、過濾器、墊片等分門別類建立檔案,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適時請專業廠家研制,經試用合格后,再進行大范圍推廣使用。這樣既方便了檢修,也為企業節約大量的外匯。但對于主控室的DCS、PLC及用于大機組等重要設備控制的重要儀表,我們原則上不進行國產化。
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在儀表備品配件工作上,我們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儀表的完好率始終保持在98%左右,為公司的安、穩、長、滿、優生產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