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理由支持中國裝備制造走出發展困境
政府4萬億投資涉及工程機械的基建項目達38000億元,扣除2008年四季提前安排的1200億,預計2009年投資規模將達18400億元左右。通常情況下,基建投資總額的7%左右將被用于采購工程機械,即2009年工程機械行業的市場總規模將在1280億元左右。實際上,考慮到政府安排項目時對技術進步的偏好,裝備業應是機械行業中受益更大的一支。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正在陸續出臺十大行業的重整振興規劃。上周,汽車、鋼鐵產業振興規劃頒布之后,市場反映積極。承續上周,裝備制造業的產業振興規劃也漸行漸近。裝備制造業系傳統制造業的上游,為眾多最終消費品產業的生產過程提供資本品,是實物化了的技術,聚焦了國內產業升級、后工業化趨勢和技術進步等數個政策意愿的著力點,因而,盡管整個機械制造行業受國際市場萎縮影響較大,但該產業內部的裝備制造業將在下列四大因素的推動下,獲得行業利潤的有力支撐。
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2008年11月國務院確定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其中與裝備制造業直接關聯的措施包括:(1)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2)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3)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各項工作。(4)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5)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這些措施中,(1)和(3)為裝備制造業直接提供市場需求,(2)的重要落腳點之一是發展裝備制造業,(4)為企業技術更新改造提供了直接激勵,(5)可以看作是裝備業發展的融資準備過程等。
關于國務院頒布的意見對裝備行業發展的推動效果,市場的發掘目前仍停留在機械制造行業,缺乏進一步聚焦。
比如,浙商證券的研究員認為,政府4萬億投資涉及工程機械的基建項目達38000億元,扣除2008年四季提前安排的1200億,預計2009年投資規模將達18400億元左右。通常情況下,基建投資總額的7%左右將被用于采購工程機械,即2009年工程機械行業的市場總規模將在1280億元左右。實際上,考慮到政府安排項目時對技術進步的偏好,裝備業應是機械行業中受益更大的一支。
二、原材料下跌促盈利能力明顯改善
機械行業盈利能力面臨的一個有利因素是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降。主要金屬鋼、銅、鋁以及原油等價格在2008年年末較年初均有大幅度下滑,將減輕機械行業的成本壓力,行業毛利率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鋼材價格下跌對鋼材成本占比比較高的企業是重大利好。例如造船業等。
機械行業的主營業務成本率一般維持在80%左右,鋼銅鋁等占主營業務成本約在30-50%,按原材料跌價40%計,則簡單測算毛利率可提升約9-16個百分點。具體到鋼材價格方面,機械制造產品的直接與間接鋼材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0%左右。目前工程機械主要用鋼(中厚板、熱軋板、型鋼等)價格2008年同期大幅下跌了25-30%,行業成本壓力得到持續緩解,由此預計2009年行業毛利率將提升5個百分點以上,增幅是歷年來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