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縫制設備開拓中東市場創機遇
標準股份日前發布公告,其"標準"牌縫制設備在2008年泛阿拉伯地區紡織縫制設備展上,受到當地企業高度關注。隨著中東地區服裝加工業的興起,中國的"標準"、"飛躍"、"寶石"等縫機品牌與世界知名的"重機"、"兄弟"等品牌一起,成為中東地區縫制設備行業增長最快的品牌。
會上,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標準"牌直驅雙針平縫機、電腦機、自動開袋機等多款產品,得到與會各界人士、客商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
ITCE覆蓋整個非洲以及中東地區,擁有較長的歷史以及較大的影響力。以"標準"為代表的中國企業與"重機"、"兄弟"等世界品牌一道,向泛阿拉伯地區的企業展示世界縫制設備行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標準國貿公司派出專業人士,與"標準"牌埃及代理一起參加本次展會。"標準"展臺和"兄弟"展臺緊鄰,與其他眾多國際頂尖品牌在6號展館一起參展,成為本次泛阿拉伯展上最令人注目的焦點。
據了解,展會吸引來自開羅、伊斯瑪利亞、賽德港、亞歷山大等地區眾多大型服裝制造企業的廣泛參與。而國產縫機的佼佼者---"標準"、"飛躍"、"寶石"等品牌,在當地擁有較高的聲譽,為國產縫機開拓中東市場贏得良好的口碑。
中東市場商機多近年來,我國與中東地區的貿易發展迅速。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雙方貿易從2000年的108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近397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約30%。2000年,中國內地與中東地區紡織貿易額僅為13.2億美元,2005年增長為67.6億美元,年平均增長達19.5%。為全面提高與中東地區的貿易合作水平,中國方面提出,力爭到2010年,使中國與中東地區的貿易達到1200億美元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近幾年中東國家的服裝行業發展很快。由于服裝行業具有吸納勞動力多、環境污染少以及進入門檻低等特點,逐漸被中東各國列入鼓勵性發展的行業。
另外,中東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服裝業出口還獲得國際性的政策傾斜。在環地中海自由貿易圈的框架下,歐盟對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等國的紡織品出口實行免關稅政策,而且沒有數量限制。
據記者了解,中東地區的制造業基礎非常薄弱,縫制設備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經濟研究室首席專家史永翔說:“中東地區擁有20多個國家,每年貿易額達2500億美元。這些國家的商機,給中國與中東地區各國間經濟的高度互補提供空間,即在資源、工業、貿易、市場上的高度互補。中國企業應該看到中東地區服裝業的發展潛力和自身制造業的優勢,逐步加快進軍這一地區市場的步伐。” 國產縫機品牌打入中東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有一條普普通通的狹長小巷,小巷兩旁有多達200家的縫紉機經銷商,小巷猶如一個世界縫制設備品牌云集的大舞臺,全世界幾乎所有的縫制設備品牌都在這里博弈競爭。從日本的JUKI、兄弟、三菱,到韓國SUNSTAR、UNICORN,再到中國的TYPICAL(標準)、YAMATA(飛躍)、GEMSY(寶石)、PRECIOUS(匯寶)等,眾多品牌無不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