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冷思考
原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馮之浚17日向和訊網 表示 ,搞低碳經濟需要冷思考。
在17日舉行的 2010年“引領時代——中國低碳企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最佳低碳企業頒獎典禮”上,馮之浚發表演講,他 認為,目前的低碳經濟研究按照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次序是四個層次,第一個是中國現在最重要的是節能減排;第二個是發展環境保護;第三個是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第四個才是氣候變化問題。中國經濟要發展首先要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現在最重要的是節能減排,后面才能夠解決中國在發展過程當中的問題。
他認為,現在大家都講低碳經濟,從上到下都講低碳經濟,熱氣雖然很高,但是實際的進度不一定很高。中國的文化是秧歌文化,不是西方的探戈和倫巴,秧歌文化是小步扭的就比較穩。但是扭了一大步,大家都來搞低碳經濟,就需要進行一些冷思考。
馮之浚認為是中國現在遇到了幾個瓶頸。主要有四個方面:概括地講就是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使得能源資源難以支持其發展了,再一個就是環境生態難以承受了,第三個就是我們的國家安全難以保障了,第四個就是我們的競爭力難以提升。
馮之浚認為,中國政府的改革沒有完成,中國的市場還不完善,說不好聽就是兩個失靈,政府當市場的主角,而不是企業當主角或者是民營企業當主角,這樣的市場經濟發展下去是有問題的。如果政府是市場的主角,他關心的就是財政收入,他比較少關心公共財政、公共設施。他比較關心的是GDP的增長,而不是關心教育或者是社會方面的改革,而且自己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中國的GDP增長很快了,財政收入也特別快,稅收更快,哪兒來的? 發展速度太快必然不利經濟的長期發展。
而提到征收環境稅和資源稅的問題,馮之浚認為,中國的稅負已經很大了,已經收了很多環境稅了,收了稅沒有到治理環境,所以現在不能再加稅了,只能平衡了,現在我們的增值稅已經17%了,企業還要加稅,對企業不好。他認為,現在中國的發展,政府不要管具體的投資方向。 “十二五“政府的職能要有比較大的改革,如果沒有大的改革不要說推動經濟了,要保持經濟發展速度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