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環保裝備制造業仍高速增長
在金融海嘯的波及下,同眾多與金融休戚相關的產業相比,環保產業受到的負面影響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環境法規室主任沈曉悅認為,當前的經濟形勢對我國環保產業發展而言,機遇大于挑戰,從國家拉動內需的政策利好分析,環保產業還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亦寧指出,國務院在近期公布了拉動內需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加上地方配套的資金,預計我國用于節能減排治污的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作為環境保護事業的基礎,環保裝備制造業將受益匪淺。
“雖然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沒有完全消退,但對環保行業的影響并不大。”王亦寧分析認為,原材料市場價格的回落為環保機械企業提高利潤率提供了保障,兩相比較,預計2009年我國環保行業仍將穩定高速增長。
各類環保設備發展不一
目前,我國環保機械制造業大致由三部分構成: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制造、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制造、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制造(正在迅速發展中)。已形成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噪聲與振動控制、電磁波及放射性污染防治、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及環境監測專用儀器等七類主導產品的產品制造體系。
從2008年行業的經濟運行狀況看,全行業年總產值約940億元,銷售收入約920億元,銷售利潤約50億元,增長速度15%~16%。
王亦寧介紹,從去年的行業發展看,國家節能減排和治污力度的加大,推動環保裝備有效需求快速增長,導致產量和產值增幅巨大,產值在機械制造行業位于前列;各類污染治理設備產量增速不均衡,大氣污染治理設備受國家對電廠脫硫除塵要求的政策落實影響,增幅較大;各地由于普遍已經開始興建污水處理廠,需求趨緩,增幅不大;固體廢棄物(主要為垃圾)處理因重視程度尚不及污水和大氣,發展相對滯后。
與此同時,由于去年上半年能源和原材料價格非理性上漲,造成企業制造成本增加,影響了企業的利潤率。下半年原材料價格回落,企業的利潤率有所回升,全年行業利潤率約維持上年水平。
總體來看,宏觀政策的推動促使環保裝備制造業得到高速發展,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也有所增強。
內需投資拉動效應強勁
金融危機對環保行業產生的負面影響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因資本市場受到重創,部分已經準備向環保領域投資的金融機構或投資機構擱置項目,對環保工程和環保企業有一定影響;二是環保機械出口訂單有減少跡象。
但上述問題對我國環保行業的影響并不大,原材料市場價格的回暖為環保機械企業提高利潤率提供了保障,兩相比較,環保協會預計,2009年環保行業仍將得到穩定高速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國務院出臺的拉動內需十項措施給環保產業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機遇。環保部部長周生賢透露,今后三年,中國將從各方籌集1萬億元資金用于環境保護。
從近期來看,中央去年第四季度新增的1000億元投資中,有120億元用于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此外,在十大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重點流域工業污染治理方面還特別安排了25億元投資。這些重大舉措,給環保機械企業帶來新的商機,也為今年行業的高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在中國的外貿出口比例中,環保機械所占比重一直較小。在金融危機下,各國都在努力通過基礎設施投資擴大需求,其中不乏環境保護方面的項目。這或許將成為提高環保機械在我國外貿出口中份額的一個契機。
全面推廣BOT模式
在拉動內需,促進行業振興的政策背景下,如何趁勢加強結構調整與升級,以及如何把握機會,在可觀的市場份額中分羹是環保行業企業需要思索的問題。王亦寧為行業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
第一,要提高環保行業的產業集中度。我國環保企業眾多,但中小企業占比98%以上,抗風險能力差,技術力量薄弱,造成競爭激烈,甚至存在低價競標,利潤率低,影響環境工程的質量。國家應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式扶持一批大型環保企業集團,使之成為市場的中堅力量,同時發展一批小而精的專業供應商圍繞在其周圍提供零部件服務,形成集群效應。
第二,要加強信息溝通。由于信息溝通不暢,很多企業不了解當前的重點環境問題、環保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國外環保技術、市場發展狀況等,結果導致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的現象比較普遍。相關部門應鼓勵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引進吸收等途徑發展高新技術,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建立信息溝通機制,推廣環保新技術。
第三,開拓新產品。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條件差異大,要解決的環境問題也千差萬別,客觀上要求環保裝備有較強的差異性和適宜性。但是我國雖然環保企業眾多,但環保產品差異化程度低,在結構、性能、功能上差別不大,應用面較窄。所以,應鼓勵企業積極擴展提供治污服務的新領域,同時增強產品的適應性。
王亦寧強調,雖然BOT(建設、運營、移交的綜合模式)等市場化模式已經進入污染治理領域五六年,并且在污水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大部分運營商仍為投資機構,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僅僅充當設備供應商的角色,制約了其發展。應通過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等方式鼓勵環保機械企業積極參與污染治理設施的運營,增加經濟增長點。同時,向大氣治理、固廢處理等領域推廣這種模式。
他同時建議,應盡快出臺環保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繼《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發布后,相關行業關鍵零部件進口減免稅的配套政策陸續出臺,而據記者了解,環保行業的該項政策還在醞釀審議中。對此,王亦寧表示,環保產業是國務院確定的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大力發展的十六個重點領域之一,國家應繼續加大對行業企業減息、減稅政策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