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投資環境滿意度調查
2008年,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在廣西開展了投資環境及企業投資成本收益狀況監測調查。調查采用“與樣本單位規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樣”(PPS抽樣)方法,抽取全廣西范圍內2624家企業樣本,樣本分布于各經濟類型、各類行業、各種規模、各城市的企業中,樣本企業的經濟總量約占廣西企業總體經濟總量的58.6%,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現以系列報告的形式向自治區黨政領導提供調查結果和調查數據。
投資環境是一個經濟體或區域所具有的對投資活動有影響的一切因素的總和,是影響投資者的資本投向以及資本運行和效益的各種因素和條件的綜合系統。在社會各界對投資環境的評價中,企業的評價最具發言權。2007年以來,廣西各市、縣、區繼續積極深入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和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同時開展和推進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搶抓機遇,大力改善投資軟硬環境,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調查結果顯示,廣西企業對投資環境各個方面的評價較高,滿意度普遍比上年有所提高。
一、整體投資環境持續穩步優化
企業對包括投資軟、硬環境在內的整體投資環境評價較高,滿意度為77.6%,滿意程度屬于較高范圍,與上年相比提高1.70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6.7%,與上年基本持平,廣西整體投資環境持續穩步優化。
一是從各種類型企業來看,滿意度評價均在比較高范圍內。滿意度在整體水平以上的有:聯營企業(79.4%)、股份有限公司(78.9%)、其他內資企業(78.4%)、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77.9%)、有限責任公司(77.7%);滿意度在整體水平以下的有:集體企業(77.5%)、國有企業(77.3%)、股份合作企業(77.3%)、私營企業(77.1%)。
二是從企業行業門類來看,八大行業企業的滿意度評價均在比較高范圍內。滿意度在整體水平以上的有: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企業(80.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78.5%)、房地產業企業(78.1%)、社會服務業企業(77.8%);滿意度在整體水平以下的有:建筑業企業(77.4%)、住宿和餐飲業企業(77.4%)、批發和零售業企業(76.9%)、工業企業(76.9%)。
三是從企業規模來看,企業規模越大,對整體投資環境的評價越好。滿意度在整體水平以上的是:大型企業(78.7%)、中型企業(78.3%);滿意度在整體水平以下的是:小型企業(77.3%)。
四是從各城市企業來看,滿意度在整體水平以上的是:崇左(79.7%),南寧(79.1%),桂林(79.0%),欽州(78.7%),柳州(78.4%),北海(78.4%);滿意度在整體水平以下的是:貴港(77.4%),百色(76.7%),梧州(76.8%),玉林(76.2%),防城港(76.2%),來賓(76.0%),賀州(75.6%),河池(74.3%)。
二、投資硬環境進一步改善
近年來,廣西各市、縣、區圍繞工業化、城鎮化的重點和基礎設施的薄弱環節進行規劃和建設,深入推進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同時緊緊抓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戰略的大好時機等,使投資硬環境取得較大改善。企業對包括自然環境、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的投資硬環境評價較高,滿意度達77.95%,與上年相比提高1.49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8.1%;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北海、桂林、南寧,分別為80.29%、80.09%、80.07%。
(一)企業對自然環境的評價
調查顯示:各類企業對自然資源環境的滿意程度較高,滿意度達到80.9%,與上年相比提高0.81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81.6%。
企業評價較高的自然環境條件有:當地生態地理環境與企業發展適合程度(滿意度達81.0%),當地水資源的保障程度(滿意度達84.0%),當地電力資源的保障程度(滿意度達83.5%),當地水電部門的服務質量(滿意度達82.0%)。
調查結果表明,土地和煤、燃油等稀缺資源,對外來投資產生的制約因素明顯。企業對土地資源保障程度的滿意度為78.12%,而對當地土地資源價格合理程度的滿意度為74.72%,比上年降低0.57個百分點;企業對煤、燃油等能源保障程度的滿意度為75.45%,比上年降低4.46個百分點。
(二)企業對基礎設施條件的評價
完善與發達的基礎設施條件是良好投資環境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廣西各市、縣、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加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戰略的大背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質量顯著提升,企業滿意程度較高。企業對當地的基礎建設條件的滿意度為76.8%,與上年相比提高1.56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7.2%。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北海、崇左、南寧,分別為80.4%、79.9%、79.6%。
企業滿意度較高的基礎建設條件有:一是當地的通訊設備,資訊設施,網路建設完善程度(82.3%);二是當地的未來總體發展及建設規劃的科學程度(79.8%),比上年提高2.36個百分點;三是電信部門提供服務質量(79.3%);四是當地的海,陸,空交通運輸便利程度(78.1%)。
調查還顯示:各類企業對當地污水、廢氣物處理設施完善程度的滿意度為72.3%,盡管屬于評價一般的范圍,但與上年相比提高了2.9個百分點。
(三)企業對公共設施條件的評價
近年來,廣西各市、縣、區加大對各種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和維護力度,公共服務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城市設施的總體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為外來投資者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企業對當地的公共設施條件基本滿意,滿意度為75.1%,與上年相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5.6%,與上年相比提高1.2個百分點。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桂林、南寧、柳州,分別為79.0%、78.8%、76.5%。這些城市在強化城市功能、提升本市的形象,優化環境,促進發展等方面投資者滿意度較高。
企業滿意度較高的公共設施條件有:一是當地的食,衣,住,行便利程度(81.3%);二是當地的醫療,衛生,保健設施完備程度(77.3%),比上年提高1.47個百分點;三是當地的學校、教育設施完備程度(78.6%),比上年提高2.95個百分點;四是當地的銀行,商旅等商務環境便捷程度(76.7%)。
企業滿意度較低的公共設施條件有:一是當地的城市建設國際化程度(67.5%);二是當地科研機構完備程度(70.9%)。
三、投資軟環境繼續改善
2007年以來,廣西各市、縣、區通過開展了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2008年又進一步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投資軟環境明顯改善。企業對包括社會、政策法制、政務、經濟、經營等在內的投資軟環境比較滿意,滿意度達77.3%,與上年相比提高1.88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7.7%;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崇左、欽州、南寧,分別為79.0%、78.9%、78.2%,這三個城市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戰略的大背景,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一)企業對社會環境條件的評價
企業對當地的社會環境條件比較滿意,滿意度為78.1%,與上年相比提高1.21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7.7%。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桂林、崇左、欽州,分別為81.5%、81.0%、79.7%。
企業滿意度較高的社會環境條件有:一是當地民眾及政府歡迎外來投資設廠的態度(84.9%),比上年提高1.37個百分點;二是當地民眾的道德誠信狀況(76.8%),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三是當地社會風氣及民眾價值觀(73.5%),比上年提高1.76個百分點。
企業滿意度一般的社會環境條件有:一是當地民眾的生活素質及文化水平(73.8%),但比上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二是當地社會治安(73.1%),也比上年提高了2.49個百分點。
(二)企業對政策法制環境條件的評價
企業對當地的政策法制環境條件的評價較高,滿意度為76.1%,與上年相比提高2.49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6.9%。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崇左、柳州、南寧,分別為79.9%、77.2%、77.2%。
企業對政策法制環境條件的各方面均評價較高,企業的滿意度在80%以上有四個方面:一是當地政府政策的穩定性情況(81.1%);二是當地的行政命令與國家法令一致性程度(81.0%);三是當地政府對外來投資承諾實現程度(80.5%);四是在投資經營過程中,合法權益得到法律保障程度(80.4%)。
企業的滿意度在75-80%區間有七個方面:一是當地政府重視環境保護,落實環保法規(79.7%);二是當地的相關投資政策優惠條件(79.6%);三是當地政府對外來投資者知識產權保護程度(79.1%);四是當地的政府與執法機構秉持公正的執法態度(78.3%);五是當地政府政策穩定性及透明度(78.0%);六是當地司法環境體現公正、公平、公開程度(78.0%);七是當地解決糾紛的渠道完善程度(76.6%)。
(三)企業對政務環境條件的評價
廣西各級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總體上實現了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辦事效率明顯提高、發展環境明顯優化的目標。企業對當地政務環境條件的滿意度明顯提高,達到78.6%,與上年相比提高3.86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80.0%,與上年相比提高3.4個百分點;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崇左、欽州、柳州,分別為81.0%、80.0%、79.7%。
企業對政務環境各方面條件的評價均比較高,企業的滿意度均比上年提高:一是當地行政機關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的情況(79.9%),比上年提高2.29個百分點;二是當地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77.8%),比上年提高2.39個百分點;三是當地的各級官員操守清廉程度(77.6%),比上年提高4.04個百分點;四是當地執法機關在行政執法中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的情況(77.5%),比上年提高4.72個百分點;五是當地政府部門行政機關辦事程序公開的情況(77.1%),比上年提高1.63個百分點;六是當地辦事的行政機關工作效率(76.6%),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
在管理部門行政效率方面,企業除對城管部門行政效率的評價較低(74.27%),對其他各管理部門行政效率的評價都在比較高的滿意區間,按照滿意程度高低排名依次為:(1)稅務部門(80.68%)、(2)工商管理部門(80.00%)、(3)商務部門(79.59%)、(4)財政部門(79.41%)、(5)外匯管理部門(78.98%)、(6)消防部門(78.88%)、(7)海關部門(78.68%)、(8)對臺部門(78.66%)、(9)農業管理部門(78.66%)、(10)檢驗檢疫部門(78.60%)、(11)外事僑務部門(78.50%)、(12)技術監督部門(78.20%)、(13)檢察院(78.13%)、(14)社會保障部門(78.05%)、(15)教育部門(77.93%)、(16)科技部門(77.89%)、(17)旅游管理部門(77.57%)、(18)海洋漁業管理部門(77.50%)、(19)法院(77.45%)、(20)衛生管理部門(77.00%)、(21)環保管理部門(76.92%)、(22)發展與改革部門(76.83%)、(23)公安部門(76.70%)、(24)文化市場管理部門(76.68%)、(25)物價管理部門(76.21%)、(26)土地規劃部門(76.13%)、(27)交通管理部門(75.95%)。
調查結果還顯示,企業與管理部門打交道的時間減少了。2007年,平均每家企業與管理部門交往(如接受檢查、參加會議等)的時間為15.8天,與2005年相比,減少了1.4天。
(四)企業對經濟環境條件的評價
企業對當地的經濟環境條件評價,滿意度為76.9%,與上年相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7.4%,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南寧、防城港、崇左,分別為79.2%、79.1%、78.7%。
企業滿意度較高的經濟環境條件有:一是當地政府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積極態度(81.9%);二是所在城市未來具有經濟發展潛力(81.1%);三是所在城市經濟開放程度(76.7%);四是當地的資金匯兌及利潤匯出便利程度(75.5%);五是當地的資金貸款取得便利程度(75.5%)。
企業滿意度一般的經濟環境條件有:一是當地經濟環境促使投資者經營獲利程度(74.2%);二是當地的金融體系完善程度(73.7%);三是當地人民的生活條件及人均收入(67.1%);四是當地的商業及經濟發展水平(67.1%)。
(五)企業對經營環境條件的評價
企業對當地的經營環境條件的滿意度為76.6%,與上年相比提高1.46個百分點,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滿意度為76.4%,滿意度居于前3位的城市依次是崇左、欽州、防城港,分別為79.1%、78.2%、77.8%。
企業滿意度較高的經營環境條件有:一是當地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優異程度(79.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二是當地投資者享受政府自主創新獎勵程度(79.3%),比上年提高6.67個百分點;三是當地的基層勞動力供應充裕程度(78.9%);四是在當地的勞資關系和諧程度(77.3%);五是當地環境適合投資者發展內貿,內銷市場程度(76.4%),比上年提高1.81個百分點;六是當地的經營成本,廠房與相關設施成本合理程度(76.1%)。
企業滿意度一般的經營環境條件有:一是當地同業,同行間公平并且正當競爭條件(74.9%);二是當地有利于形成上,下游產業供應鏈的完整程度(74.0%);三是當地的勞動力技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73.7%);四是當地的管理人才供應充裕程度(72.5%);五是當地的整體產業技術研發水平(71.6%);六是當地的技術人才供應充裕程度(71.5%)。
四、企業對投資軟環境存在問題的意見
2007年以來,全區集中開展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活動開展一年多來,全區各級各部門把解決作風效能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與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干部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辦事效率明顯提高。但是,企業認為投資軟環境中仍存在有一定的問題,意見主要集中在法制環境、法規政策、政務環境、經營環境等方面。
(一)企業對法制環境存在問題的意見
1、企業對當地行政執法部門存在問題的意見
在回答當地行政執法部門存在哪些問題時,有43.1%的企業選擇“存在行政執法不透明、不規范”,比上年提高10.9個百分點;有34.0%的企業選擇“存在多頭檢查、頻繁檢查”,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有33.3%的企業選擇“存在工作人員素質低、態度差”,比上年下降2.8個百分點;有25.9%的企業選擇“存在不嚴格依法行政”,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有14.9%的企業選擇“存在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比上年下降7.5個百分點。
2、企業對當地法制環境存在問題的意見
在回答當地法制環境存在哪些問題時,有25.5%的企業選擇“存在法院判決或仲裁結果得不到有效執行”;有23.2%的企業選擇“存在辦案程序不規范、不公開”;有21.5%的企業選擇“存在司法人員水平低、素質差”;有19.4%的企業選擇“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二)企業對法規政策存在問題的意見
調查企業分別對15個法規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判斷,其中:有36.7%的企業選擇“存在貫徹執行得不夠好”,有14.1%的企業選擇“存在不配套不統一”,有10.6%的企業選擇“存在不利于吸收投資”,有10.3%的企業選擇“存在變動較大缺乏連續性”。
(三)企業對政務環境存在問題的意見
企業期望通過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和進一步推進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的活動,繼續改善廣西的政務環境。
1、企業對與各政府部門交往中遇到問題的意見
在回答本企業與各政府部門交往中遇到哪些問題時,有46.0%的企業認為“存在推諉扯皮、效率低下”,比上年提高5.0個百分點;有34.9%的企業認為“存在只有收費、檢查、處罰時才見到人,企業有困難時卻坐視不管”,比上年提高7.8個百分點;有13.6%的企業認為存在“政務不公開,搞暗箱操作”;有12.7%的企業認為“存在以部門名義要求贊助”。
2、企業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不廉潔行為的意見
在回答當地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存在哪些不廉潔行為時,有38.9%的企業認為“存在辦事不公的行為”,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有33.7%的企業認為“存在以權謀私的行為”,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有25.3%的企業認為“存在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辦班、亂發證、亂檢查、亂評比的行為”,比上年下降8.1個百分點;有18.3%的企業認為“存在吃拿卡要的行為”,比上年下降3.2個百分點;有15.9%的企業認為“存在權錢交易的行為”,與上年持平;有14.4%的企業認為“存在行賄受賄的行為”,比上年下降2.3個百分點。
3、企業對行政執法和管理方面存在問題最多部門的意見
對于省、市、縣、鄉(鎮)四級所屬部門中,在回答行政執法和管理方面存在問題最多的部門時,有43.7%的企業認為是“縣級部門”,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有28.7%的企業認為是“市級部門”,比上年下降4.7個百分點;有25.4%的企業認為是“鄉(鎮)級部門”,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有2.2%的企業認為是“省級部門”,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四)企業對經營環境存在問題的意見
1、企業對目前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意見
在回答本企業目前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時,有50.1%的企業認為是“生產經營成本過高”,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有40.3%的企業認為是“勞動力成本提高”;有33.8%的企業認為是“員工素質不高”;有26.7%的企業認為是“人才的招聘與穩定的問題”;有25.7%的企業認為是“資金籌措困難”;有13.6%的企業認為是“市場經營秩序差”。
2、企業對當地在市場秩序方面存在問題的意見
在回答當地市場秩序存在哪些突出問題時,有41.3%的企業認為是“同行業惡性競爭”,比上年提高了11.6個百分點;有28.0%的企業認為是“貨款拖欠影響企業資金周轉”,比上年提高4.0個百分點;有23.2%的企業認為是“假冒偽劣商品多、沖擊企業產品銷售”,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有22.1%的企業認為是“市場法律法規不健全”。
3、企業對當地配套服務方面對企業影響較大問題的意見
在回答當地配套服務存在哪些問題時,有21.4%的企業認為是“零部件本地配套難”,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有19.1%的企業認為是“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有17.5%的企業認為是“水、電、運輸等企業外部生產條件不能滿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