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成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體系
本報訊 記者藺玉堂從河北省產權交易中心獲悉,目前,河北省已經建成覆蓋全省的產權交易體系,具備了區域性產權市場的基本框架,為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權合理流動和區域結構調整提供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發揮了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器的作用。
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采
用協議轉讓、拍賣轉讓、招標轉讓等多種形式,累計完成產權交易項目2532個,交易金額286.35億元,盤活國有資產總量612.88億元。交易額位居全國前列。建章立制、規范交易行為是產權市場發展的生命線,從2003年開始,河北省政府頒布了《河北省企業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重新修訂了《中心章程》、《會員管理辦法》、《掛牌公示辦法》、《產權交易操作規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了產權交易程序和產權出讓申報書等相關配套文件和制式文書,為產權交易建立了規范、完整的制度保障體系。中心嚴格執行產權交易規則,努力提高產權轉讓過程的透明度,力爭使進入市場的項目實現價值最大化。
為了促進全省產權交易市場規范、健康地發展,省產權交易中心多次舉辦產權交易培訓班,組織專家先后20多次到各市巡回指導,并統一制定相關文書樣本,努力實現全省程序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結算方法統一、信息發布統一。與此同時,中心積極進行產權交易品種、方式、手段信息發布平臺與渠道等方面的創新,努力實現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使職工權益得到有效的維護和保障;積極探索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進入產權交易市場,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制;對進場交易的企業改制項目嚴格審核、規范操作、全程監督,為省屬企業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提供優質服務。中心還積極開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托管登記工作,目前,中心已托管全省52家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總股本金額24億元,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實現有序流動提供了規范的市場平臺。
記者藺玉堂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