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于09年伊始啟動
“若干年后,在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工程招標會上,希望可以看到國產高檔數控機床的諸多代表。”這是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總干事長吳柏林的一大愿景。1月6日,吳柏林接受記者專訪時信心滿滿。此時,計劃投資221億元的高檔數控機床重大專項在幾天之前著陸。
作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終于在新年伊始啟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8年12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這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
沈陽機床產業園
據透露,該方案涉及的首批項目將于近日正式實施。按專項規劃,到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發電設備制造所需要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70%~80%將立足國內。專項基本以工程招標的形式支持國內高檔數控機床的科技創新。
主機牽引市場需求為導向
吳柏林用“建國以來對國產數控機床行業發展支持力度最大”來形容重大專項貫徹實施對國內機床行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在此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也曾提出“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改變大型、高精度數控機床大部分依賴進口的現狀,滿足機械、航空航天等工業發展的需要。”
與之相比,吳柏林認為,《意見》更多強調的是產業化,而本次重大專項強調的是科技創新。重大專項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針對性強,強調以主機做牽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即優惠政策重點支持部分滿足維護國防安全及經濟建設所急需的高檔數控機床發展;二是促進高檔數控機床行業科技創新,充分體現以企業為主體的原則,保證專項內容的充分貫徹與實施。
針對當前我國數控機床行業自主開發能力薄弱,專業化配套體系尚未形成,功能部件發展滯后,產品自動化水平低,可靠性、精度保持性差等問題,重大專項提出了預期目標:到2020年,形成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主要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總體技術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部分產品國際領先;建立起完整的功能部件研發和配套能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養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研究開發隊伍。此外,重大專項還分設了2010年及2015年的階段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