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警告2009年全球貿易量將迅速萎縮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考慮是將今年全球經濟發展預測定性為“微弱增長”還是“進入衰退”的時候,另一個影響全球貿易的重要機構--世界貿易組織23日對今年全球的貿易形勢給出了明確的結論。該組織當天在其位于瑞士日內瓦的總部發布報告說,今年全球貿易量將結束數十年持續增長的勢頭,歷史性地出現約為9%的下滑,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貿易萎縮。
這份貿易預測報告說,今年發達經濟體的貿易萎縮情況將最為嚴重,下降幅度約為10%,而發展中經濟體的下降幅度約為2%至3%。世貿組織的經濟學家是在對去年全球貿易形勢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了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發展趨勢后得出上述結論的。報告沒有將貨物價格可能產生的波動因素計算在內,主要著眼點是貨物貿易的數量。報告說,去年全球貿易量增長了2%,低于世貿組織預測的4.5%的增幅。美、中、德牢牢占據著進出口額前三名的位置。德、中、美為出口額的前三名,而美、中、德為進口額的前三名。研究表明,2%的增長率雖不太理想,但它全是由上半年的貿易增長拉動的。去年下半年,全球貿易就開始出現下降勢頭。研究者注意到了貿易下滑趨勢與美國金融危機之間的密切關系,兩者幾乎呈同步態勢。去年9月,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并不斷向全球蔓延。股票和房產價格急跌,巨額財富蒸發,資金緊縮、流動性不足導致了需求下降,直接的后果就是進口的減少。報告說,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各大經濟體的進口就出現明顯下滑,出口一直保持強勁勢頭的中國也未能幸免,占中國出口總額70%的前六大貿易伙伴都處在經濟衰退中,直接導致中國出口大幅下降。
報告說,危機發生后,眾多經濟體出臺了各種經濟刺激方案,這些措施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但從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救市措施的滯后效應等方面來看,今年的全球貿易將難以出現明顯復蘇。但報告同時也注意到一些積極的跡象。報告說,2月份亞太幾個經濟體進口呈顯著上升態勢。世貿組織的經濟學家認為,這只是一個月的數據,而且進口增長包含著節日消費的因素,由此做出推論需格外謹慎,但這些數據似乎讓人們看到了貿易下滑趨勢有所緩和。
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在報告中強調了貿易和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作用。他說,在過去幾十年,貿易的持續增長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刺激貿易恢復增長也可以成為拯救當前這場全球性危機的有效手段。他指出,即將召開的20集團金融峰會將是與會各國共同尋求應對貿易下滑的有效措施、堅持貿易開放的一個獨特的機會。他特別重申了反對保護主義的立場。他說,一些經濟體為了保護本國就業,在刺激經濟方案中加入了保護主義的內容。而此類措施的制訂者一定要十分警醒地認識到,如果你將外來產品拒之門外,那對方也一定會采取同樣的對應措施,這樣做不僅不能保護就業,而且還會拉長危機持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