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內燃機需求仍繼續增長
“十五”內燃機行業實現了高速增長,那么下一個五年,行業走勢又將如何呢?下面是有關專家的預測。
有關部門預測,我國國民經濟2000~2020年平均增長速度為7.2%,這就意味著到2020年,國民經濟仍處在平穩高速發展階段。這種大好的發展環境將為內燃機工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首先看主機中比重最大的汽車。近幾年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產量已居世界第四,而摩托車保持世界第一?!笆晃濉逼陂g汽車產量增長無疑會拉動內燃機產量上升,同時也會有力地推動內燃機技術的提升。
其次看農機。“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道路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必將推動農村經濟大發展。農村經濟發展,各種農業機械需求也將旺盛起來。適時開發配套農機的先進內燃機是行業的責任,同時也應看到,“三農”為內燃機行業發展提供了又一寬廣的市場發展空間。
再次看工程機械。國家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過程中,將有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工,同時,一大批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項目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繼續施工,新的重大建設工程項目如奧運會、世博會、能源建設項目陸續開工,還有鐵路提速改造、新建鐵路項目、高速公路建設、內河及海洋運輸發展。這些項目必然會刺激工程機械和載貨汽車的需求。而工程機械和載貨汽車市場旺盛,也將帶動內燃機市場。
需求量化分析由于內燃機是個中間產品,涉及面又廣,準確預測市場難度很大,但內燃機協會仍舊在反復核算的基礎上勾畫了未來五年的藍圖。
單缸柴油機“十一五”期間年需求量在600萬~700萬臺。目前,單缸柴油機已經是供過于求,而且產品的可靠性、比質量、燃油耗、噪聲、排放等各項指標與國外產品差距較大,單缸柴油機行業必須通過技術升級來獲得長足發展,而不是僅靠量的積累。
農機用多缸柴油機2003年該領域產量約為72萬臺(含四輪農用運輸車),近幾年四輪農用運輸車(低速經濟型載貨汽車)產銷量已在逐步下降,而隨著農村公路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汽車行業產品結構調整等各種因素,預計到2010年為農業機械配套的各種多缸柴油機大約在32萬臺左右。
汽車用多缸柴油機2004年配套柴油動力的汽車約占總量的28%,若將低速經濟型載貨汽車計算在內,約占總量33.96%。近幾年,我國在汽車柴油化方面進展迅速,重型汽車100%柴油化,中型載貨車93.32%,輕型載貨車89.47%,微型載貨車4.86%,低速經濟型載貨車100%,大型客車83.8%,中型客車84.16%,輕型客車23.19%。雖然轎車柴油機基本屬于空白,但最近有風生水起的跡象。
2010年汽車產量將可能達到924萬臺,其中轎車產量442萬輛。預計需要各種多缸柴油機345萬臺。
工程機械用多缸柴油機預計到2010年各種大中型工程機械約需30萬臺多缸柴油機配套。
船舶、鐵道內燃機車、石油鉆機用多缸柴油機配套這部分產品多用中低速多缸柴油機,數量不大而且都有一些特定要求,近幾年每年的市場需求約在5000臺左右,2010年預計市場需求量將保持在1萬~1.5萬臺。
內燃發電機組全國近兩三年仍可能存在電力短缺,內燃發電機組將有一定發展空間。預計到2010年用于內燃發電機組的多缸柴油機約為800萬千瓦左右。
綜合以上五大配套市場,預計2010年需要多缸柴油機(含各種代用燃料發動機)約414萬臺??紤]到出口及其他產品配套和維修市場的需要,多缸柴油機總的需求量預計會達到420萬臺。
通用小汽油機我國通用小汽油機年產量長期在40萬~60萬臺之間浮動。近幾年由于出口需求旺盛,產量迅速上揚,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產量為295.24萬臺,預計到2010年我國通用小汽油機年產量有望達到800萬臺左右。
多缸汽油機預計2010年汽車年產量將達到924萬輛,其中轎車產量約442萬輛,除去為各種汽車配套的多缸柴油機約345萬臺,其余約579萬輛汽車,將主要由多缸汽油機(含代用燃料發動機、混合動力)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