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非公募化:有一種變化在蔓延
在公募業務白熱化的競爭之外,部分基金管理公司正將戰略布局向非公募業務延伸。
本報采訪發現,部分基金公司的非公募業務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尤其是包括全國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在內的養老金管理業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行業內公募資產規模增長趨緩的困局。
雖然在利潤上仍然主要依賴于公募業務,但富含擴展空間和長線穩定資金的非公募業務成為基金公司們逐鹿的另一塊戰場。
趕超公募業務
非公募業務主要包括養老金管理、專戶理財和投資顧問等業務。目前,一些基金公司的非公募資產管理在規模上緊逼甚至超過公募業務。據了解,鵬華、長盛、招商、工銀瑞信、海富通等基金公司均有這種趨勢。 ÷
一位社保基金人士透露,鵬華基金管理的社保基金組合規模非常可觀,而且社?;饘i華基金的管理業績比較滿意。
一位知情人士介紹,鵬華基金共管理6個社保組合和多個專戶理財賬戶,截至今年上半年,其管理的非公募基金業務規模已經接近600億元人民幣,而Wind數據顯示,鵬華旗下19只公募基金截至2010年一季度的總規模為559.7億元人民幣,其社保投資組合規模足以與公募業務規模相媲美。
據了解,鵬華基金管理的6個社保投資組合中,5個為固定收益組合,1個為股票組合。2009年,這5個固定收益組合明顯超越業績基準,在社?;鸬哪杲K評價中位列同類產品的第一梯隊,整體排名第一。
目前,社保基金的國內投資管理人共有十家機構,上述社?;鹑耸客嘎?,管理社保基金規模在幾百億的公募基金公司并不在少數。其中,社?;鸸芾硪幠]^大的還包括長盛基金和招商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招商基金和長盛基金公募業務管理總規模分別為339億元和425.1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社保基金直接投資資產為4145.07億元,占比 53.37%;委托投資資產為3621.15億元,占比46.63%。
在企業年金方面,管理規模比較大的有華夏、嘉實、南方、工銀瑞信、海富通、博時、易方達等基金公司。
據了解,截至去年年底,華夏基金企業年金規模最大,約為160億元;海富通年金管理規模也已經超過100億元;近期,工銀瑞信的非公募業務也已達到270億元。
另類路徑
基金公司規模在牛市中的爆發式增長已經一去不返,在激烈的競爭格局下,非公募業務成為其緩解困局的一顆重要棋子。
養老金作為非公募業務中的 “主力”,在國外早已是共同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美國為例,1990年-1999年10年間,企業年金和個人退休計劃對共同基金的投資從2000億美元增長到2.4萬億美元,占共同基金的資產總量從19%提升到35%。
我國的養老金制度尚為 “年輕”,但成長速度可謂驚人。我國企業年金制度始于2004年,至2009年底企業年金規模已達到2525億元;我國社?;鹨幠?001年僅為200億元,至2009年底達已到7765億元。而這些數字還在不斷地迅速增長。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公開表示,2010年全國社?;鹂偭繉⑦_人民幣1萬億元。
在誘人的蛋糕面前,基金公司們不遺余力地伸出刀叉。
一位基金機構業務部門人士介紹,每當大型企業進行年金招標時,擁有管理資格的基金公司即會盡全力爭取份額,而尚未成為社?;鸸芾砣说幕鸸疽苍诓粩嗾f服社保基金理事會增聘基金管理人。
此外,非公募業務的規模增長也部分得益于此類業務追求絕對收益的投資理念。
“其實企業年金和社?;鸹径际前凑毡1净鸬姆绞絹碜龅?,其權益類投資不得超過30%,股票投資不得超過20%,‘不能虧’被投資經理放在第一位?!钡率セ鹧芯恐行慕惔悍Q。
據了解,在2007年的牛市中,不少基金公司的企業年金回報率超過50%,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機沖擊下,大多基金公司的企業年金業績也獲得正收益,個別達到了近10%的收益率。
不過,基金公司非公募業務中的投資顧問,目前開展得并不順利。由華夏基金擔任投資顧問的中誠金福2號信托產品,由于跌破契約中規定的0.70元止損線,正面臨清盤威脅。據悉,這也是公募基金擔任投顧的信托產品首次出現面臨清盤情況。
戰略布局
目前,非公募業務并不能為基金公司貢獻如公募業務般豐厚的收益。
社?;鸸芾碣M率較公募基金普遍1.5%管理費率要低不少,據了解,一些基金公司社保基金管理費率低于千分之五;而企業年金各個賬戶管理費用也不盡相同,一般低至萬分之幾,高者接近千分之二。
但公募基金仍然趨之若鶩。
隨著規模的擴大,一些成本可以被分攤掉,而非公募業務的維護費用更低,以社?;馂槔?,雖然管理費低,但并不需要支付尾隨傭金。”一位基金公司機構業務部人士稱。
目前,非公募業務已經成為部分基金公司的重要戰略發展方向。
一位基金公司中層介紹,對于基金公司而言,非公募業務最大的意義并不在于使基金公司增加多少利潤,而在于這些業務可以降低基金公司整體業務的波動性,同時從戰略的角度,也是為了公司可以在未來的發展中分得較大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