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重整產權交易市場
本報濟南訊“整合全省產權交易機構,搭建服務全省、面向全國的統一、開放、高效的產權交易平臺,實現交易機構、交易規則、信息發布、收費標準、交易鑒證‘五統一’。”省國資委主任曾昭起日前表示,今年我省將整合產權交易機構,讓日益活躍的產權交易再上臺階。
記者了解到,2005年至今,隨著省及市國資監管機構的組建成立,國企產權進場交易逐步落實,我省產權交易市場日趨活躍。去年,僅省屬企業就完成了32戶國有產權處置,轉讓產權底價合計11億元。除省屬的魯財、魯信兩個產權交易中心外,濟南、青島、煙臺等地的產權交易市場發展迅速。2005年,濟南產權交易所交易量創下新高,全年合計成交各類產權24宗,交易額達31.66億元。并且,首次出現了外資并購:美國聯合(UNI)服裝日化公司以2.63億元受讓山東華光日化公司國有產權。煙臺魯信產權交易中心除為該市掛牌成交9.6億元國有產權外,還掛出了國外投資銀行求購信息。而青島產權交易所甚至開發了電子競價系統,鑒證產權交易總額高達70.58億元。
目前,全國各地產權交易都呈加速之勢,為壯大產權交易機構,一些省市產權交易機構已開始整合。如上海將高科技產業孵化中心、上海產交所與上海技術產權交易所合并,成立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已連續2年交易額突破1500億元。
面對日趨活躍的市場以及其它省市產權交易機構的壯大,我省產權交易機構散、亂的局面亟待改觀。據了解,我省產權交易機構多達9家,除上述發展較好的交易機構外,尚有一些地市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至今長年也難以達成一宗交易。
省國資委有關人員說,目前全省4383戶企業(不包括青島)國有產權登記已全部結束。作為國資大省,今年我省將整合全省產權交易機構,實現交易機構、交易規則、信息發布、收費標準、交易鑒證“五統一”。
同時,我省還將加大產權交易項目推介力度,充分發揮市場發現價格功能,形成有效的競價機制。不斷改進評估方法,重點研究同類資產在不同評估目的下的價值評定辦法和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為國有產權轉讓提供公允的定價依據。經過一系列整合,最終為省內國資產權流轉架設起“高速公路”。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