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將跨入一個更高的階段”
——三星大中華區總裁樸根熙高度評價溫總理報告
“兩會不僅是中國人民每年的政治大事,也是我最關心的要事。”韓國三星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樸根熙告訴記者。3月5日,他在辦公室收看了溫家寶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的電視直播。
樸根熙對溫總理報告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溫總理再次強調了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保八’的目標,這是目前正經歷負增長的發達國家們羨
“時下,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轉移,世界經濟開始進入大蕭條時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09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的預測是負增長。”樸根熙認為,本次經濟危機比1929年危機所引起的恐慌還要嚴重。30年來,中國堅持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堅持改革開放,逐步成長為世界GDP排名第三位的經濟大國,這是中國抵御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基礎。
在樸根熙看來,中國政府制定的政策都是針對當前困難的經濟形勢做出的,是切合實際的。這些政策,將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同時為所有在中國發展的企業提供了一個跳躍性發展的機會。他說,“危機”顧名思義就是,既有危險又有機會。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也是牛年,盡管亞洲的很多企業在歷史的道路上消失了,但也有以金融危機為機遇,通過“選擇與集中”成長為世界級企業的例子。其中,備受關注的當屬三星。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時,三星電子的負債高達190億美元,接近凈資產的3倍,面臨破產的危險,但三星把危機當成了機遇,在半導體、手機、電視、液晶面板等電子制造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7年創造了1060億美元的銷售神話。三星化危機為機遇的例子也被美國哈佛大學收錄在MBA教科書里。
“將危機轉變成機遇是強者的DNA。”樸根熙說,在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正向世界范圍擴散,消費市場急速萎縮。經濟危機是殘酷的,但是三星將其看作是確保最強競爭力的機會。因此三星從最高經營層到工廠職工一直樹立危機意識,向著一個方向全速前進。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三星盡可能節約非緊急費用,將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投入到研發中,從而成為了目前半導體世界第一,手機世界第二的國際生產企業。三星在過去的經驗中不斷總結成功和失敗的規律,時刻準備著再一次飛躍。
樸根熙特別稱贊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他指出,在有競爭力企業字典里,沒有“不景氣”這個詞。經濟危機給企業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消費市場的萎縮。而競爭力強的企業不會抱怨消費市場的萎縮,而是會從產品企劃、生產、流通的過程中排除不合理因素,并且開發能夠刺激消費的新產品。三星半導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997年經濟危機時,為了生存縮減投入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而三星果斷地按原計劃實行了半導體投入,從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半導體企業。所以,越是困難,越要重視對未來的投資。將所有經營資源投入到有潛力的部門來確保未來競爭力。只顧眼前,就不能在有限的市場中嶄露頭角,也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樸根熙說,今年1月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期間,由于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展會的氣氛籠罩了一層陰云,不過三星展館仍然成為焦點。在本次展示會上,三星推出了6.5mm超薄LED電視等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三星在展會上表現出的自信心可以看作是產品競爭力的一種體現。世界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三星通過不斷提高競爭力在與競爭企業的價格戰中始終掌握著主導權,實現了良性循環。
“我們將堅持不懈地為中國社會作貢獻,成為中國人民喜愛的企業。”樸根熙堅定地表態,“三星將按照2005年提出的‘在中國建設第二個三星’的目標前行。在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經營環節,實現完整的本土化,不裁員,不減少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投入。”
三星公司大中華區總裁 樸根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