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潤滑油品行業突飛猛進的三十年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潤滑油品行業也沐浴著這一陽光,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跨步,主要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潤滑油消費總量大幅度上升
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為此,潤滑油的消費總量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潤滑油消費總量已超過600多萬噸/年,是改革開放前的三倍,成為世界潤滑油消費大國。
二、基礎油生產從工藝到產品標準全面提升
改革開放三十年為中國經濟騰飛注入了新元素,社會需求與工業技術革命的迅速發展,國際先進加工與工業技術不斷引入中國,與之配套和起到功能性補充的潤滑油,也在發生新的變革。為適應與應對市場需求和工業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汽車工業的發展需求,潤滑油基礎油的生產工藝不斷更新。目前國內潤滑油生產支柱企業已廢棄高能耗的三四十年代的老舊工藝,以二類、三類基礎油為主要生產品種。四類與五類基礎油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走向市場。現代中國已擁有三種不同形式的加氫基礎油生產工藝,符合二、三類基礎油生產能力已超過150萬噸/年。基礎油標準全面與國際標準接軌。
三、發動機油發展水平緊跟國際水準
中國汽車工業持續表現為穩步上升的勢頭,2007年總需求約為800萬輛。我國現有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數量有100多家,而年收入在500萬元以上規模的汽車零部件廠商有4000多家;年收入在1億元的汽車零部件廠商460家。汽車工業的發展,迫使發動機潤滑油等必須緊跟世界潮流,與國際接軌。汽車消費市場發動機潤滑油品種特別是乘用轎車市場,現已基本淘汰了SL級別以下的產品,多級油、合成油品種成為市場寵兒。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車用發動機油已完成了八級標準的躍升,實現了與國際轎車產品發動機的同步開發與同步進入市場。
四、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潤滑油品趨向環保、節能化
社會進步、現代經濟發展最為關鍵的標志是人們對環境破壞意識的不斷提高。在注重潤滑的同時,更注重環保、節能意識在潤滑油品行業的不斷升華,注重再循環使用、節約與合理潤滑,已成為當今開發新型材料與潤滑劑的重頭戲,而不再是原先只重效果不計環保與環境治理成本的觀念。世界主流文明的技術與理念正滲入從事潤滑油品開發、生產、應用、服務的每位工作者與體驗者的行動中。
五、行業發展更重視和諧與規范
市場競爭給每位參與者帶來了欣喜與憂慮。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潤滑油品行業每位參與競爭者由衷呼喚重視行業規范與行業發展的和諧,因其是攸關生存與發展的法則。細分市場與潤滑油品業態的不斷發展,則推動了潤滑油品行業協會的應運而生。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企業,已經成為行業協會存在的必要性。改革開放三十年中,首個潤滑油品行業協會誕生于2004年,并正在不斷地壯大與發展中。
改革開放三十年不斷敦促著潤滑油品的發展,鑄就了量、質的飛躍,更使潤滑油品行業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理念,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與需要、為和諧潤滑油品行業發展開創了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