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模具銷售居世界第三位
“廣州本田的模具生產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希望國內企業能夠與本田合作,開發汽車模具市場?!?13日在廣州召開的十一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推介會上,廣州本田向與會數十家模具企業 “拋繡球”,引起不少企業的興趣。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秘書長曹延安說,從2005年模具進出口額排名來看,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天津、北京、吉林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地方居前,這表明汽車模具成為模具業熱點和重點。
2005年模具銷售居世界第三位
包括圣都、新的、科爾等順德企業在內的四十多家廣東知名模具企業和用戶與會。曹延安表示,5月8日召開的本屆模具展,是對我國模具工業的大檢閱,中模協將對參展模具進行評定并頒獎;同時該模具展也是模具制造技術的研討會和交流會,來自德國、日本等14個國家和地區共1000多家機床和模具廠商將參展,展出面積近6萬平方米,蘊含很大的經貿商機。
曹延安在會上分析模具工業發展的特點,指出十五期間,中國模具工業年增長速度達到20%,2005年模具銷售額達610億元,同比增長25%,排在世界第三位;模具出口大幅增長,表明模具水平和競爭力提高,據海關統計,2005年模具出口7.4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以上;模具產品結構更趨高檔,復雜、精密、長壽的模具份額提高到30%;涌現出一批模具行業領頭羊,如在汽車覆蓋件領域的一汽模具、輪胎領域的巨輪模具、塑料模具領域的海爾、模塊標準件領域的圣都等;不少地方出臺了扶持當地模具工業發展的政策,如重慶、成都、蘇州、大連等地都在建立模具工業園區,改善發展環境,完善模具生產的配套體系。
汽車、IT、小家電模具潛力大
據介紹,2006年國內汽車保持15%的增速,銷量將達640萬輛,汽車零部件的市場比整車還大,為汽車零部件提供裝備的模具行業高速發展顯而易見。科爾公司已經在從事汽車模具生產,圣都公司也在進入這一領域,表明順德企業已經在擇機而動。
2005年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4萬億元,同比增長27%,手機、彩電、電腦等IT產品增速明顯,IT模具仍將供不應求。另外,小家電、農用機械、食品機械、新型建材需求量大,因此相關模具行業也將快速發展。
曹延安說,國內模具生產的專業化、商品化和標準化程度不高,產品以中低檔為主,技術含量偏低,與美、日、德等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現在模具行業固定資產投入與產值增長達1:1,數控設備、計算機軟件的大量應用,顯示出模具業已經成長為資金和技術密集行業,因此擺在國內模具企業面前的任務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