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外資并購新規高盛收購雙匯前途難料
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公布外資并購新規不到一周,高盛牽頭的投資組合,斥資20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最大食品企業雙匯集團的計劃就被指可能泡湯。近日有香港報刊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該計劃遭到中國商務部的反對。
但雙匯集團內部人士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相關:理財 證券)日報》采訪時明確否認了這種說法。他表示,收購計劃正在進行中,且商務部已經通過了相應的反壟斷調查,目前已經移交財政部審查。
接受本報電話詢問時,高盛(亞洲)執行董事張東梅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她說:“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br>
修訂后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將于9月8日起正式實施,這部上周三公布的新規定恰逢國內對于外資并購國內優質企業頗有爭議之際,不少業內人士擔心并購后,國家安全可能受到損害、造成新的壟斷、馳名民族品牌從此消失等,因此許多外資并購中國企業都存在很大變數,其中最為有名的兩個例子是凱雷并購徐工、花旗競購廣發銀行。
新規定中第十二條就規定:“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并取得實際控制權,涉及重點行業、存在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因素或者導致擁有馳名商標或中華老字號的境內企業實際控制權轉移的,當事人應就此向商務部進行申報。”
今年4月28日,雙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雙匯發展(000895.SZ)發布公告稱,由美國高盛集團、鼎暉中國成長基金Ⅱ授權、代表上述兩公司參與投標的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最終中標雙匯股權拍賣。此后,高盛方面一直在等待政府有關部門的審批。
雙匯集團內部人士認為,商務部主要是針對兩項進行調查,一是看并購是否會造成壟斷,從而侵犯消費者利益;二是看會否影響國民經濟。關于第一點,雙匯在肉類加工業市場份額只占10%,不會被看成對市場的控制;關于第二點,食品行業不是敏感行業,是放開的。而財政部要審核的則是國有資產是否流失、是否涉嫌低價轉讓國資。
萬里 江施平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