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復蘇尚待時日
行業真回暖了嗎?2005年3月以后,工程機械行業似有回暖的跡象。裝載機銷量有所上升,但裝載機市場占有率主要集中在重點企業。1至3月份,銷量居前八名的企業銷量之和占93%,前五名之和占73.6%,前三名之和占54%。其中廈工3月份銷售了2804臺,一季度累計4613臺,超過了柳工,行業排名第一;柳工3月份銷售2470臺,一季度累計銷量為4436臺;龍工位列第三,3月份銷量為2271臺,一季度累計銷量為3517臺,行業排名前三名的廠家銷量迅速增長。2005年4、5月份市場行情熱度不減,各廠家銷量比3月份又有所上升。
對于3、4月份行業市場波動,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宏觀調控對銷售會有一定影響,但是國家制定的經濟目標中,GDP增長仍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工程機械市場并不會非常低迷。個別產品上漲幅度較大的原因可能是此前受宏觀調控的影響,但市場對工程機械的需求并沒有消失。所以到年初開工時,工程機械部分產品銷售走強也不足為奇。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工程機械行業今年上半年出現負增長的可能性較大,但經過短期低谷之后,中長期來看工程機械行業利潤下降的趨勢將逐步趨穩。
壓力短期難解對工程機械行業目前面臨的形勢,華夏證券研究所的專家認為:一則宏觀調控目前還沒有結束的跡象,二則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的影響不只是銷售收入波動這么簡單。
實際上,我國2004年4月份以來的宏觀調控是在工程機械行業非常熱的時候開始的,很多企業看好工程機械中長期發展的前景,并在成本很高的時候增加投資擴大產能。突如其來的宏觀調控導致了很多公司資金積壓,損失慘重。而市場的變化不僅僅限于近期政府對房地產的限制,還有產品的需求也出乎生產廠商的意料之外,公司大部分產成品已經與市場上需求的主流產品有差距,這些存貨可能會較長時間造成積壓并導致折價。而下半年房地產項目的放緩,則又可能影響公司應收賬款的正?;厥铡?nbsp;
工程機械行業所受的影響是資金積壓、壞賬增加、人才流失、業績下降等綜合壓力,短期內難以緩解。工程機械行業繼續處在底部,即使是低點,也還沒有看到行業拐點出現的跡象。
趨勢向上但分化在即有關專家認為,宏觀調控具有時段性和過渡性,未來10年工程機械行業總體向上的趨勢不會改變。由于2005年是國家“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大部分投資處于收尾階段,“十一五”計劃的投資還沒有實施,估計在2007年才能達到投資的高峰,正好與宏觀調控的周期吻合。國家的每一個五年計劃都涉及到許多大型工程的建設,而每項工程總投資額約8%用于設備投資。因此,工程機械在這樣一個過渡時期,行業出現波動在所難免。
城鎮化建設和交通設施建設在未來10年乃至20年以內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宏觀調控主要是根據能源供應的瓶頸所采取的短期緩沖措施,而不是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停止。工程機械的需求仍然較大,只是政府對全社會發展的節奏進行了調整,工程機械行業將回歸到理性增長。專家認為,此次調整可能改變行業內的競爭格局,未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差距將被拉開,行業內齊漲齊跌的現象將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