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復蘇節奏穩定向好趨勢延續
日前,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秘書長俞琚表示,工程機械行業今年可能出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在經過一季度的考驗后,二季度或三季度可能回暖。全年雖然增速有大幅回落,但不同機種可能差別較大,全行業仍應有12%左右的增長。
同時,來自中聯重科(000157.SZ)、徐工科技(000425.SZ)等公司的銷售人員反映,除混凝土機械受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影響銷售依然不佳外,其他產品一季度銷量超出預期,全年有可能維持一定的增幅。
而從機械行業上市公司財報數據來看:目前,在機械行業147家上市公司中,八成公司2008年業績不佳,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0.99%,且四年首次出現增速為負。
另外,2009年1~2月份,機械行業產值增長2.9%,增速較去年下滑4.5個百分點,出口同比增長-19.3%,增速較去年12月下滑近10個百分點。
雖然行業整體業績不佳,但由于顯著受益于政府投資,機械行業子行業工程機械的景氣低谷正在過去,行業已處于景氣回升期。2009年2月,工程機械子行業產值增長13.3%,是增速在10%以上的三個子行業其中之一。
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14家工程機械上市公司2008年收入同比增長27.72%,超過行業整體水平7.95個百分點;凈利潤同比增速下滑10.98個百分點,下滑幅度略小于行業0.01%。
工程機械復蘇三步曲
2009年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129億元,同比增長28.8%,新開工項目52905個,增加14375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2659億元,增長87.7%。一季度固定資產實際增速的提高為同期國內工程機械的內銷提供了有利的市場環境。
另外,根據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2009年3月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4%,較2月份高出3.4個百分點,并首次超過經濟收縮和擴張的臨界點50%,作為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數之一,PMI指數已連續4個月回升,顯示國內經濟開始復蘇。
2009年3月份,專用設備制造業(包含工程機械行業)的PMI指數值高于50%,顯示工程機械行業已恢復增長。
雖然國內工程機械內銷反彈,但與前幾個月一樣,行業的出口疲軟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改觀。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進入2月份以來,我國工程機械出口仍呈現下滑的走勢,且出口下降幅度明顯大于進口。數據顯示,2009年1~2月份,我國工程機械出口金額12.1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9.2%。
考慮到金融危機對世界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經濟危機逐步向歐洲、中東資源國以及東亞等工程機械主要出口國逐步傳導,預計工程機械二季度出口將不會有太大起色。不過,我國工程機械約有65%以上依靠內銷,因此出口的低迷不會影響預期三季度行業拐點的出現。
子行業受益程度分化
隨著4萬億政府投資計劃的逐步推進,以及下游房地產行業回暖,2009年工程機械行業開始出現復蘇跡象,與2008年11、12月份相比,主要產品銷量出現大幅上漲,同比增速降幅也在縮小。
由于應用領域的不同,從實際情況來看,機械行業按照產品復蘇的先后順序排序大致為旋挖鉆機、履帶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推土機、叉車、裝載機等。
之所以這樣排序,是因為4萬億投資拉動的主要是交通運輸業,如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橋梁等項目,而這些項目施工對旋挖鉆機、履帶式起重機需求拉動最大。
由于今、明兩年對鐵路的投資將創造歷史上最大規模和增速,用于鐵路建設專用工程機械、旋挖鉆機將爆發式增長。根據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的預測,每1000公里高鐵建設里程需要以旋挖鉆機為主的樁工機械200臺,按“十一五”期間高鐵、客運專線1.6萬公里的建設里程將需要旋挖鉆機3200臺,這幾乎是2008年全國旋挖鉆機銷量的3倍以上。
此外,用于基礎設施較多的推土機路面機械,用于基礎設施和能源建設的汽車起重機等有望小幅增長,用于能源建設較多的履帶起重機可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而由于金融危機爆發后,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物流業需求急劇下降,叉車作為物流機械受到較大沖擊,同時,由于叉車制造業進入壁壘很低,競爭異常激烈,國內叉車制造業面臨產能階段性過剩,因此其處境相對困難;同樣的,裝載機產品的標準化特性強,企業庫存多,因此其需求啟動最慢。裝載機也將面臨較為困難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