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企業發展趨勢(四)
變革的利益
紙箱產品制作過程中,原材料的成本結構決定利潤空間,而紙板延展品卻是由創新決定利潤空間的,原材料所占的比例則非常小。如果做成紙箱的買價是3元,做成展示架的買價可能是8元甚至10元,如果紙箱的成本占到2.4元,那么2.4元成本的展示架買價為10元。如此巨大的利潤空間,對于現在處在薄利時代的紙箱行業,無疑像一針興奮劑一樣。
信息化建設 提升紙箱企業利潤空間的“王者之劍”
上世界九十年代,信息化席卷歐美發達國家時,沒人會想到中國紙箱行業也會迎來信息化建設的風起云涌。哪怕時光再倒轉五年,各行各業奔向現代化的腳步匆匆,紙箱行業中鮮有“俑者”敢設想信息化這一概念將會在短短幾年內深入到紙箱行業各個角落中去,并掀起紙箱企業信息化風潮——這的確是最近幾年發生在紙箱行業內的事情。
很難說清是為了追求快速、高效、精確的管理生產流程,節省人力資源才致使紙箱行業引入了信息化,還是信息化將“融角”主動伸向了紙箱業。總之,幾年來信息化給眾多紙箱企業帶來的變化一目了然。在紙箱業獲利空間越來越小的狀況下,大膽運用信息系統進行內部改造的紙箱企業讓人們看到了盎然生機。
信息化的起步源于內部局域網的建立,借助具備信息獲取、息傳遞、信息處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功能的工具,使全廠信息運行于同一網絡平臺。它與簡單的數據,文字技算機處理,各部門一些獨立的統計用計算機輔
助不同,它已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
終極目標:快速反應贏得客戶
紙箱行業的信息化內容和其他制造業的信息化內容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有其自身的特點。紙箱業是制造與服務結合的產業,就目前情況來講,其產品不直接運用于大眾消費,很難主導市場,而必須受制于其服務的行業或企業,并與之需求相配套。因此,以銷定產,快速反應,要求從訂單渝入到生產計劃調度再到機床控制器信息轉換過程一系列的動作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紙箱業及時送貨,訂單的處理,成為管理系統中又一大特點。現代化生產要求紙箱企業有效安排和記錄生產、存貨、送貨,銷售可看到每一訂單的進展情況以便對任何可能偏離件及早采取行動。
除了供應鏈上對信息化建設的需要,紙箱企業還面臨管理起來的復雜程度,人工管理很難擺脫“三多、一低、一慢”(人員多、差錯多、重復多、效率低、信息慢)的局面。信息化管理卻可以幫助紙箱企業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
從細節上來劃分,紙箱行業信息化可以幫助紙箱企業從三個層次的建設中樹立起生產管理的優勢如:企業內部信息化處理與決策過程的集成可實現紙箱企業產品設計、訂單輸入、生產排程等各部門信息決策的集成化,大大提高各部門合作的效率和降低錯誤;商業過程與生產過程的集成使紙箱企業管理部門同生產線控制系統的集成化實現從訂單的輸入到生產計劃,再到機床控制一步完成,大大縮短整個生產周期,同時,在物流上形成銷售、生產、庫存、送貨、財會系統的集成化.使訂單從輸入到生產進度計劃,到瓦線生產的自動信息傳輸和轉換過程在幾分鐘內完成,大幅度縮短了整個交貨周期;企業與外部的集成讓客戶可以通過因特網輸入訂單查詢自身訂單的進展情況:如生產、存貨、送貨、付帳記錄等,使供應鏈上下游建立了良好快速的溝通。當然目前來講,紙箱企業信息化第三層的建設還有待紙箱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此外,由于各企業原有信息化基礎的不同決定了信息化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并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集成化程度由低向高,先內部信息一體化,再管理與機器控制一體化,最后內外一體化。因此對信息化的步伐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后再采取相應的步驟;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協調計算機流程體系與企業管理實際流程的差異,并隨時準備采用更現代、更規范、更嚴格的管理制度與流程,為企業信息化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信息化的建設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有適時地選用好信息化系統,才能實現最大化的利潤產出。
以紙箱企業配置瓦楞機生管系統為例說明紙箱企業在選用生管系統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和應注意哪些問題。
自己的瓦線設備配置狀況
瓦楞機的生產管理系統作為一種輔助瓦楞機自動生產的電腦控制系統,其強大的自動控制功能還是要通過瓦楞機來實現,脫離了瓦楞機來談瓦楞機的生產管理系統就猶如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具備哪些可供控制的部分
紙箱企業應對自己的瓦線設備做全面的了解,選擇對自己適用的生產管理系統。瓦楞機生產管理系統買回來以后,出現功能過度或功能不足的情況都不利于充分發揮設備的優勢。所以應當購買含有與自身設備對應功能的瓦楞機生產管理系統才能使自己的設備得到充分運用。
紙箱企業自身的購買力和生產能力
對于年產值低于2000萬人民幣的紙箱企業來說,投入資金購買瓦楞機生產管理系統會陡然增加成本開支,而難以在短期內將所付出的成本收回。因此,產能低和資金困難的紙箱企業在上瓦楞機生產管理系統問題上需從長計議。另外,瓦楞機生產管理的優勢在訂單多、產量大的情況下才顯得尤為突出,在產量達不到較高規模的情況下,瓦楞機生產管理系統實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憾。
預備合適的操作人員
瓦楞機的生產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對瓦楞機的自動控制,這毫無疑問。但該特點并不排除無需人工操作。因此,“上”瓦楞機生產管理系統之前有必要考慮本廠員工是否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以適應未來的電腦操作,以及他們對待新事物是否抱有熱情。
目光稍微長遠一點
對于要購買瓦線新設備的紙箱企業,則要注意確認該設備是否有與外部聯接的窗口和協議,這些窗口是否為選購產品,若是作為標準配備,專家提醒切記向廠家要連接時需要用到的相關資料。
對廠家和其他用戶的了解
這不僅包括對供應商及其產品的深入細致的全面了解,尤其重要的是注意了解其他紙箱企業使用該系統的實際情況。紙箱企業在要上瓦楞機生產管理系統之前最好能通過各種渠道充分了解市場上各種瓦楞機生產管理系統所包含的功能、價位、可維修性、實績等,至少做到不單聽瓦楞機生管系統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辭。另外,對于供應商、的技術實力、管理水平、質量意識、售后服務、用戶反應等也需要做一些必要的了解,便于在選擇購買時作參考。至于紙箱企業上ERP前準備工作情況也大體相仿,
同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系統,確定企業的關鍵業務需要:企業想解決什么問題,ERP的實施會有什么好處?企業是打算減少庫存、還是想縮短交貨期,或是減少運輸成本、增加市場占有率、還是簡化生產流程?與此同時,企業當前的一些戰略性步驟也要加以考慮,如客戶服務計劃、公司的擴張或減員等。這些問題的回答不僅使企業的ERP小組在進行選型或實施時有的放矢,也讓ERP供應商更好地了解企業的業務需要。
例如安徽山鷹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選擇適合自己的ERP系統時就作了大量的工作。眾所周知,安徽山鷹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包裝紙、紙板和紙箱綜合生產企業,在馬鞍山、蘇州、揚州、杭州等地擁有7家子公司。企業從長遠發展考慮欲將各子公司采用的ERP系統統一起來,以實現實時掌控下屬分公司的真實運行狀況。山鷹總公司、各分公司負責人及技術人員深入考察了各個子公司正在運行的ERP系統情況,同時對多家ERP供應商進行考察,全面論證和評估幾家入選軟件企業,最后確定了一家技術支持和服務適合自己企業需要的專業紙箱ERP軟件生產商。事實證明,適合自己的系統才是最好的系統。